2019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市统计局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49.0亿元(按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修订,2018年全市GDP为155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增幅比全省高1.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8.2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21.8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89.0亿元,增长10.2%。

一、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畜牧业生产参差不齐

全年粮食产量499.7万吨、居全省第二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2.4%;油料产量40924吨,增长4.1%;蔬菜产量284.7万吨,增长5.5%。新型农业主体稳步发展,全市共拥有农民合作社国家示范社32家、省级示范社95家、市级示范社511家,新培育“三品一标”产品51个。全年主要肉类产量29.7万吨、比上年下降0.8%,生猪出栏为249.8万头,下降4.2%;羊出栏203.2万只,增长2.6%;家禽出栏3525万只,增长3.9%;禽蛋产量为5.9万吨,增长4.3%。年末生猪存栏111.1万头,下降9.9%;羊存栏81.8万只,增长0.4%;家禽存栏1151万只,增长3.7%。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4%,增幅比全省高4.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6.6%,股份制企业增长12.1%。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6.2%,制造业增长10.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7%,比规模以上工业高3.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5.4%,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5.8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72.4亿元,增长8.1%,比全省高6.1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社会领域投资继续加强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3%,增幅比全省高3.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2.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5%。分行业看,制造业投资下降7.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下降24.5%。技改投资增长56.8%。民间投资增长1.4%。社会领域投资继续加强,教育投资增长92.3%。新开工项目数下降趋势收窄,由上年下降66.3%转为下降1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3.8%,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672.4万平方米,增长7.1%;商品房销售额419.3亿元,增长6.9%。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40.5万平方米,增长77.9%。

四、市场消费繁荣活跃,网上零售额快速增加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增幅比全省高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零售额494.6亿元,增长12.3%;乡村零售额168.1亿元,增长12.4%。

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87亿元,增长21.9%;商品零售575.7亿元,增长11%。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化妆品类增长1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8.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5.2%,中西药品类增长21.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5%,汽车类增长3.6%;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35.3%,高出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24个百分点。

五、进出口增势强劲,利用外资形势良好

全年进出口总额1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8%,比全省高15.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其中,出口8.4亿美元,增长17%,比全省高5.4个百分点;进口2亿美元,增长72.3%,比全省高66个百分点。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6亿美元以上,增长7%。

六、财政收入继续增加,货币信贷平稳运行

全年财政收入214.3亿元,比上年增长7.1%,增幅比全省高0.6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6.1亿元,增长12.6%。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288.2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465.7亿元,增长14.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90亿元,增长19.7%。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128.8亿元,增长20.6%。

七、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09元,比上年增长9.1%,增速与全省持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02元,增长10.6%,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6.6%,衣着类上涨2.9%,居住类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医疗保健类上涨1.9%。

总体来看,2019年全市经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省、位次靠前,质量效益不断改善,物价稳定,人民福祉提升。但同时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仍存在较多影响因素,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压力仍然很大。下一阶段,全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认真执行中央“六稳”要求,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19年全市主要指标数据

指    标

单位

绝对量

比上年

增长(%)

一.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749.0

9.4

  第一产业

亿元

238.2

4.0

  第二产业

亿元

621.8

10.5

  第三产业

亿元

889.0

10.2

二.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11.4

  其中:国有企业     

亿元

6.6

  集体企业     

亿元

7.1

  股份合作企业   

亿元

4.9

  股份制企业    

亿元

12.1

  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

亿元

-2.9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亿元

-26.5

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662.7

12.3

  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

亿元

219.1

11.5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

  城镇

亿元

494.6

12.3

  乡村

亿元

168.1

12.4

  按消费形态分

  商品零售

亿元

575.7

11.0

  餐饮收入

亿元

87.0

21.9

四. 全部财政收入

亿元

214.3

7.1

五.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0.4

24.8

出  口

亿美元

8.4

17.0

进  口

亿美元

2.0

72.3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亿美元

9.6

7.0

六. 固定资产投资额

亿元

13.0

  第一产业

亿元

-42.9

  第二产业

亿元

9.3

其中:工业投资

亿元

9.3

  第三产业

亿元

16.5

   其中:房地产开发

亿元

415.3

13.8

七.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亿元

2288.2

8.3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亿元

1990.0

19.7

八.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2.7

2.7

九.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2409

9.1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102

10.6

十. 全社会用电量

亿千瓦时

74.9

10.8

其中:工业用电量

亿千瓦时

23.6

10.3

注:地区生产总值.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