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暖民心行动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市人社局主要负责人介绍了就业促进行动、“新徽菜·名徽厨”养生行动相关情况。
五项政策助推充分就业
据介绍,我市就业促进行动主要任务有两项。一项是以建设“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促进社区居民就近就业、充分就业。2022年力争40%以上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到2025年70%以上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另一项是促进人力资源精准匹配,着力解决企业缺工问题。2022年举办招聘会不少于440场次,服务企业不少于7700户次,达成就业意向不少于1.23万人。同时,大力提高技能人才供给,年均新增技能人才不少于1.5万人。
要完成这两项任务,有五项支持政策。
“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奖补。对每年认定“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推动进度较快、成效较好的县区,省级财政将给予100万元奖补,主要用于统筹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支出。对认定的“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按照不低于6000元/年的标准给予奖补,主要用于社区就业创业服务、政策宣传及“三公里”就业圈宣传推广等,所需资金从各级财政资金列支。
“三公里”就业圈就业补贴。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运营机构组织重点群体稳定就业、灵活就业的,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按规定给予补助。对经营实体开发公益性岗位,服务就业困难人员到岗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
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聚焦脱贫劳动力、农民工、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需求,精准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2022年,因疫情防控实施静态管理7日以上的地区,可对因疫情防控停产停业的中小微企业,依据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按500元/人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所需资金由失业保险基金承担。
阶段性稳就业补贴。统筹使用就业补助资金和地方财政资金,对在疫情期间保持正常经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在30人(不含)以上,不裁员或少裁员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旅游、公路水路运输等特困行业企业,由相关主管部门审核确认企业行业类别后,给予1000元/人的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与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政策、批零住餐旅游行业稳岗补贴政策不重复享受。
临时性专项岗位奖补。对临时性专项岗位安置因疫等原因失业人员就业的,根据安置人数,省财政将给予岗位所在地3000元/人的一次性奖补。
为徽菜注入“亳州养生”元素
据介绍,我市“新徽菜·名徽厨”养生行动比省里“新徽菜·名徽厨”行动,多了“养生”两字,旨在立足我市“世界中医药之都”定位,重点打造具有“亳州养生”元素的徽菜和徽厨。该项行动主要是通过开展徽菜师傅技能培训,推出特色美食旅游线路,打造特色美食村,培育龙头企业,支持徽菜师傅创业和带动徽菜等餐饮企业就业,促进餐饮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就业创业、收入提高。
养生行动包含遴选特色品种、开发专项标准等9个方面的内容。遴选特色品种方面,2022年起每个县区每年认定市级特色培育品种不少于5个;开发专项标准方面,每个县区完成特色培育品种专项标准的开发和培训教材的编制;开展技能培训方面,2022年每个县区开展徽菜师傅技能培训不少于200人次,2023年起每个县区开展不少于400人次;拓展发展空间方面,引导徽菜师傅申报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组织“亳州养生”名厨评选,积极参加“徽菜名厨”评选,开展“亳州养生”烹饪类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突出精准服务方面,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强化创业企业用工服务,提供政策咨询、开业指导等“一条龙”孵化培育服务。
在建设创业街区方面,每个县区2023年底至少建设一个创业示范街区,到2025年每个县区新增徽菜连锁企业不少于5家,新增徽菜餐饮连锁店不少于16家;推动产业升级方面,积极培育徽菜餐饮龙头企业,实行标准化操作、工厂化生产、集团化运作,支持企业开设连锁店、加盟店;打造旅游线路方面,2022年每个县至少推出1条特色美食旅游线路,主城区至少推出2条特色美食旅游线路,各县区至少打造5个市级美食村,全市争创3个省级特色美食村,到2025年各县区要打造不少于10个市级美食村,全市争创6个省级特色美食村;强化政策供给方面,按照规定落实技能培训补贴、孵化基地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徽菜名厨”奖励、创业担保贷款等补贴政策。
目前,我市已成立了“亳州养生”品牌发展联盟,将药膳作为“亳州养生”品牌三大板块之一,在林拥城、华祖庵等主要旅游景点设置了3个“亳州养生”示范店,26家优秀企业被授权成为“亳州养生”品牌的使用者,已组织35名厨师参加以经典“芍花鸡”“曹操鱼头”等10余道特色药膳的技能提升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