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有三宝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是慈爱,不仅要慈于人,还要慈于物,对世间众生,都有慈善恻隐之心,这样才能天地和谐、万物共生。

“俭”是俭朴,是约束、是克制,其意义在于把有限的人力物力用在真正该用的地方,不要浪费!

“不敢为天下先”,是不与天下人争先,不争名、不争利,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自觉自愿地“处下”“居后”“利万物而不争”,顺其自然,必会得到天下人的真诚拥戴,所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老子的“三宝”,在当下,仍有其现实意义。“慈”是要有慈爱之心,倘自私自利、从不在乎别人,又怎么会得到别人的关爱呢?当我们不求回报、尽己之所能去帮助他人时,内心是充满愉悦的!

“俭”是简约,有人之所以活得累,就是自己把生活给复杂化了。一点亏都不能吃,什么好处都想要,这是不现实的。唯有知足,才会长乐!我们生活在这安定和谐的社会,已是幸福,还奢求些什么呢?甚或还可以更俭朴一些、更简单一些。生活上俭,思想上也要俭,“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俭”可以养德,还会让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不敢为天下先”,可以理解为不逞强、不冒进。现代人常说“枪打出头鸟”,做事不要冒险犯难。老子在其他篇中还论述了柔弱胜刚强的道理,说逞强则衰、斗胜易败。因此,我们要“学会守弱,不要逞强”!

年已半百,我也有三宝,虽敝帚却不敢自珍:第一,“凡事求诸己、遇事少求人”。诸事要身体力行,学会自我娱乐,使独处时也有喜欢的事可做,比如散步,比如写毛笔字等。

第二,要“难得糊涂”。管不了的就不要管,要“看破”“放下”,方得“自在”。实在放不下怎么办?那就交给时间!“人生百年终是客”,我们空空而来,又空空而去,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第三,要“知行合一”。光明白道理不行,更要在生活中践行。要知行合一,要动静结合:“动”有健康的体魄,“静”有丰富的精神家园,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

一切身外之物,就让它随缘而来、随缘而去吧!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