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十八中校园里有一只猫,建校第二年就来了,算起来今年应该有十一岁了。它体态修长,浑身雪白,我喜欢喊它“小白同学”。它也似乎很受用这个名字,每次听到喊它,都表现出很惬意的样子。
小白同学是个“留级生”,已经拥有八届“同学”了,可谓同学众多,广结善缘。全校师生对它都很友善,但对它最好的,还得数每届的高三学生。因为已经与之“同窗三年”,情谊深厚,现在即将毕业,都流露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的依依惜别之情。6月是分别季,每到这时,小白同学都似乎有点伤感,很少再出现在高三年级楼前,好像怕和同学说再见似的。而高三学生对小白同学则愈加关爱,照顾得让它都有点不好意思。不仅给它建了一个小家,购置了被褥家当,还每天给它“打饭”,陪它就餐。我经常看到有学生蹲在小白同学旁边,满怀爱心地给它喂食。
小白同学有着浓郁的乡愁。它没有固定的主人,学校里的师生就是它的主人,它也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无论何时,它都坚持留在校园,从不外出。节假日里,老师和学生都走了,平时热闹喧嚣的校园突然变得安静下来,晨光中、夕阳下,小白同学孑然独行在空旷寂寥的校园里,让人有“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之感。这种安静让它一下子很不适应,但它还是坚持按往常的作息时间过自己的日子。饭点时,它准时出现在高三年级楼前的小路上,安静地坐在路旁,眼中充满期盼,然后又有点落寞地离去。它的眼神中并没有担忧和抱怨,因为它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往日的美好终究会回来。校园的美景也让它很享受和安慰,从竞秀园到秋水湖,香樟大道到明德广场,看看海棠,嗅嗅花香,听听鸟鸣,晒晒太阳,悠然自得。校园里的生活是如此美好,它的确爱上这个家了。
小白同学也经历过坎坷。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直到4月份学校才恢复正常教学。在这之前几个月,原本衣食无忧、幸福快乐的小白同学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日子,食堂未开,学生居家,食物无着落,心理无慰藉,它日渐变得身体消瘦、面容憔悴,可以说是,孤独与寂寞齐袭,饥饿共无助一体。小白同学第一次表露出担忧的神态,但它仍然没有绝望和消沉。它本来和其他学生一样,是有点怕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但这次却很勇敢,每天等在办公楼下,当值班老师下楼巡查校园时,它就主动靠近。“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表现得如同一位受了委屈和冷落的小姑娘,又像一位渴望得到帮助而又刻意保持自尊的乞讨者,让人顿生怜爱。见此情景,值班人员就到外面买些食物来喂喂它、陪陪它。后来,所有值班人员都不约而同地主动担负起照顾它的任务。在大家的关爱下,小白同学渐渐恢复了原来的生机和活力。
斗转星移,时光如梭。不知不觉间,小白同学已“入学”十一年了,它已完全融入了亳州十八中,成为学校大家庭中的一员。长期在校园生活,它耳濡目染,受书香熏陶,承文化浸润,得环境感染,也多少有了点书卷气,有了点书生味,性格深沉、安静、随和、矜持,甚至还有点清高。我在心中早已把它视为一只文化猫了,这也是学校“以文化人”的作用吧。
按猫的平均寿命来算,小白同学实际上应该是老白同学了,但我依然喜欢称它小白。细水流年,惟愿岁月静好!也希望小白永远年轻、安好!
祝福你,小白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