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仙人掌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这段时间有关仙人掌的那几组画面,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头脑里,仿佛不写点儿什么,它就不会离开,那就说说吧。

如果我说仙人掌是顽强的,相信没有人会反对,但它到底顽强到什么程度,恐怕很少有人注意到。

一楼有户人家长久无人居住,门外水泥地面上有一破烂花盆,那是几蓬仙人掌的栖身之所。我关注它已经很久了。

冬天,刺骨的寒冷对无处躲藏的仙人掌,进行全方位绞杀。那一片片翠绿的手掌,在风中、在雨中、在雪中,坚持着,坚守着,坚忍着。直至慢慢变成青灰色。但寒冷并不打算就此罢手,依然肆虐。固态的仙人掌冻化了,成了由两层灰皮包裹着的水,软软地垂到了盆外。

我想到徒步的自媒体人黎羽,在关外挨冻的文字。他说自己的两只手完全不听使唤,像是两层肉夹着水的饼,用力一敲,会齐刷刷地断掉。应该和此时的仙人掌程度相仿。

春风又度,气温逐渐回升。一部分原本软塌塌的仙人掌,竟然起死回生,重新立在破盆里。除了赞叹它的顽强以外,我别无想法。

今夏的雨水特别多,仙人掌算是解了干渴之苦。它抓住时机繁衍生息。每一片手掌上都生出新绿的小片。那些小片片身上的刺,还没有变成针状,一个个翠玉般的小肉柱,摸上去软软的,可爱极了。

让人心中大惊的不是这个,水泥地面上不知何时落了几片仙人掌,无法想象,上有大太阳的暴晒,下有水泥地的蒸烤,它们活得有多辛苦。这些从它们枯黄的颜色和极薄极干的状况,可知一二。但是,有一片竟然在头顶生出了新片,繁衍子孙了!惊叹之余,想说句什么呢?

这种情况并非独有。学校教学楼后边一家塑料瓦棚上,分明是住户扔下去想让它自生自灭的几片仙人掌,落在了有着同样命运的尼龙脚垫上,它们靠尼龙脚垫在雨天储存的残水活了下来,且生发了新的生命。哦,又该说什么呢?

看到过关于仙人掌的花语,说,看到仙人掌开花,会带来好运。这种祝福是要的。仙人掌花的惊艳,来源于它对生命张力地萃取,来源于它的拼死一搏。它可以把一处破败的院落点亮。

在乡村一隅,曾见到一处荒凉的院落。三间土墙瓦顶的房子,已经坍塌了半余。西边的厨房也只剩下断壁。像结着一层灰尘的垂暮老人,双目呆滞地坐着。谁料,残缺的土墙却不愿意这样沉沦,墙头上经年的仙人掌兀自繁华着,堆堆叠叠,或倒悬而下,或直指苍天,或笑问清风。偏有夺目的黄花欣然怒放,这处院子就有了生机勃勃的迹象。

这就是仙人掌的美丽了。

我联想到一位致密的朋友,说不上她如仙人掌,还是仙人掌如她。但,其坚强,其美丽,二者是共通的。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