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集镇位于利辛县城北部约18公里处,现有16个村委会,170个自然村,人口约7.5万人。谁曾想这个皖北小镇竟是名噪一时的“淮北一枝花”的出处。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江集区(当时还没有撤区并乡)纪伦寨在时任干部纪明选的带领下,联合本村互助组首先办起纪伦寨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社社员们用肩挑手抛的方式,在村庄里(即是现今的后王庄)开挖了“四横两纵”6条河道,在河道两岸栽植榆树和杉树,完全是一派江南水乡的韵味。居住环境优美,社员生活富足,纪伦寨模式很快成为全国的典型,被誉为“淮北一枝花”,而纪明选老人也一举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俺们庄出名的时候,农业学大寨还没有开始呢,那个时候就有‘东北有红寨,淮北有纪伦’的说法,”说起“一枝花”的称号来源时,家住纪伦寨后王庄的王学彦老人自豪地说道。“后来,95年那会儿举办了‘黄牛大赛’,俺们村又火了一把。可是现在年轻人都出门打工挣钱去了,庄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小孩子,没有人办不成事情了,连庄北头那个庄记就只修了一半的。”说道今天的纪伦寨时,王学彦老人连连摇头,像是表达对“一枝花”称号销声匿迹的不满和遗憾。
笔者从纪伦寨返回江集时,正赶上吃午饭的点。到江集必然会去云山羊肉汤店喝羊肉汤,辣辣的汤汁再配上店铺门前的油酥烧饼,那感觉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据打烧饼的老板介绍,油酥烧饼需要上等的精白面粉,搭上大油、葱花、芝麻和食盐等佐料,面团必须和得恰到好处,做好胚团后用麻油培上。制做烧饼时,调好的馅儿一定要涂抹均匀,面儿擀得必须要薄。打烧饼进炉子绝对是一门技术活,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贴不好烧饼掉炉、火候不够不熟不酥、火候太大又黑又焦。所以说老板用十多年的经验打出来的烧饼,外表看上去油亮金黄,一口咬下去香酥可口,绝对配得上江集镇第一油酥烧饼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