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还是不要带手机去上学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信息的发达让很多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都带着手机来上学。小学老师在感到时尚的同时,不禁会担心,这手机带入学校,对于还没有太强自制能力的孩子来说真的适合吗?

在此,心理咨询师认为,明确孩子用手机的用途很重要。如果孩子是为了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可以拿出手机玩一玩的话,不带比带更好。10分钟的时间,刚好让孩子从紧张的上课氛围中脱离,走向轻松的游戏状态。那么10分钟过后呢,孩子愿意不愿意放下游戏给自己带来的快感,而继续认真听讲老师上课呢?据小学老师反馈,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没有强大到让自己分分钟脱离游戏状态进入上课模式。

以上是不带手机给孩子带来的好处,旨在让学生能够好好上课,

但是如果这手机的用途是以学习为主的,那是不是就可以带了呢?

心理咨询师认为,这也不尽然,毕竟小学生的课程内容中,还没有涉及需要用到手机作为学习工具的。

所以无论是哪一种用途,小学生带手机上学真的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

儿童心理咨询师认为,对于刚刚脱离幼儿园,走向小学的儿童们,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友谊会让他们更有动力去学校上学,这可以避免他们要和爸爸妈妈分开而产生焦虑的情绪。作为父母的朋友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孩子从你的车里走出,走向学校大门的那一刹那,你希望他是独自一人,愁眉苦脸地走着,还是希望他是和同伴有说有笑地走进学校呢?

相信大部分的家长都会觉得后者的情景更让人向往一些。

没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都是群居性的高级动物。当一个人生活在孤独中,他的内心必定是踌躇、患得患失的。试问这种心理状态下的孩子,又怎么会有健康可言呢?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责任编辑:bzbslh)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