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观堂镇张各村村民刘四化:扶贫羊成了我家的“小银行”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虽然患有侏儒症,并带着5个年幼的孩子,但谯城区观堂镇张各村的刘四化通过细心照料扶贫羊,每年光卖小羊就能获得上万元的收益。“这些扶贫羊就是我家的‘小银行’。”刘四化笑着说,他在2016年的时候就脱贫出列。

lihh81132

刘四化和寄托着他致富希望的扶贫羊

贫困户两年摘“穷帽”

1月18日,谯城区观堂镇张各村。

刘四化抱着一堆豆秸秆来到盛放草料的筐子旁,十几只羊立马发出“咩咩”的叫声围了上来,用嘴扯出几根豆秸,津津有味地咀嚼起来。望着这些贪吃的家伙,刘四化又去抱了一堆过来,放进了筐子。

刘四化没想到,2015年自己还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靠着上级扶持的扶贫羊,他在2016年就成功脱贫。

刘四化患有侏儒症,妻子离家出走,家里有包括两对双胞胎在内的共5个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母亲需要照顾,生活十分贫困。经过严格筛选,刘四化被列为扶贫对象。

2015年以来,根据他家的情况,扶贫组协调专项扶贫资金相继给他买了20只幼羊,并提供专业养殖技术。

扶贫羊成了“小银行”

喂羊最关键的是什么?刘四化认为是心思。“你要花心思在这上面,不然很难喂好。”刘四化说,他领到扶贫羊的时候,真的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去细心照顾,“这是上级对咱的支持,也是我们家的重要收入来源。”

付出总有收获。从2016年到2017年,刘四化已经卖出去了20多只小羊,挣了一万多块钱。“去年3月份一下子就卖了10只,一只500元。”刘四化说,羊群规模太大他照顾不了,基本上就保持在20只上下,卖的话也只卖小羊,老母羊留着继续生崽,“小羊喂三个月就可以卖了,不然料不少吃,肉长得少。”

2016年的时候,刘四化曾给记者算过一笔账:一只羊羔喂半年的话,最少得长50斤,按照市场价一斤12元,半年就是600元。如果20只羊都产下羊羔,一年就有12000元的收益。为此,他自信地说,到2016年年底脱贫,“问题不大,我很有信心”。

果然,梦想照进现实,他如期实现脱贫。

养羊致富盖上新房

如今,刘四化还养着13只羊,其中有1只种羊是他自己花了700元买来的,它的任务就是帮刘四化家的羊“开枝散叶”。刘四化说,现在这些羊就是他家的“小银行”,每年都可以给他提供一笔可观而稳定的收入。

除了养羊获得的收入外,刘四化家还享受着多种补助。比如,“他们家低保一年约15000元,教育资助3400元,种植补贴5000元,光伏补贴1000元等,一年下来他们光各种补贴、资助就有两三万。”

“虽然家里孩子多,负担重,但现在基本上不用为钱发愁了,家里盖了两间新房,上级也补助了一笔钱。”刘四化笑着说,在三年前他绝对不敢想会有现在的日子,“上级帮咱脱贫,咱自己也得好好干,不仅要摘掉‘穷帽子’,还得摘彻底。”  (记者 李锦文 文/图)

(责任编辑:bzbslh)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