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荷
自从母亲去世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当很想念她的时候都会燃上一炷香,对着她的照片一个人默默地呆一会儿。默默地望着一缕青烟飘飘荡荡,默默地呼吸着青烟里浓郁的芳香,默默地回想着和母亲在一起的那些往日时光,一任泪水涌出眼眶,流过脸颊。
家人知道我的习惯,这样的时候从不打扰我。他们要么默默地陪我坐一会儿,要么默默地走开,给我留一个独处的空间。他们虽不曾失去过母亲,但懂得一个女儿对母亲思念的苦和痛。他们知道,这样的时候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沉默是对我最好的理解和安慰。
解铃还得系铃人。那些因思念而升起的情愫,就像是一种病痛,最终还得要靠自己去抵抗,去治愈,外人无可替代。
人思念的情感,郁结的愁肠,总得有一个寄托才能够传达、舒展。也就是从母亲去世后,我便对燃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坚信它是一种连接人间与天堂的最好仪式。就像此刻我眼前的悠悠青烟,母亲一定也看到了,就像此刻萦绕着我的芬芳,一定也在萦绕着母亲。因为要不了多久,我的泪水就会止了,心绪就会平了。我知道,母亲她来过了,以我看不见的方式,拥我入怀,擦去泪滴,就像小时候。
这样我们的家里永远都会有香,成把的,成盘的,各种香味的,它们是个个天使,连接着阴阳两隔的亲人。
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我当然知道这只是一种想象而已。母亲哪里都不在了,她只在我的心里,心底。时光轮回,一年又一年,我越来越看不见、听不见她了,但在深切的思念里,母亲的模样会变得越来越清晰,一如从前。而一炷心香就像一双飞翔的翅膀,载着思念飞向母亲的方向。
开始,这是对生我养我恩重如山的母亲,后来,慢慢变得就是对已故去的亲朋好友,每当念起他们往日的好,我也会燃炷香表达一下思念与敬意。没人要我这么做,只是这样做,我会觉得心安。
再后来,即便是听到一个外人去世,我也会燃炷香,祈祷他们魂归天堂。他们可能是一个作家,读过他们写的书,被深深教育过;他们可能是一位演员,看过他们演绎的影视,被深深感动过;他们也可能是一个科学家,发明创造的那些东西改变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比如就像刚刚去世的霍金,此人之后,再没人告诉我们宇宙的模样了;就像李敖,那样敢爱敢恨畅快淋漓的人不在了,这世间少了多少精彩,添了多少寂寞。
都说母亲去世后,我变得越来越感性了,也许是吧,天性使然。如果你有一位时时思念的亲人,在一个你再也见不到的地方,即便铁石心肠,你也会变得伤花感草柔情似水的。
思念能让一个人变得安静,安静能让人变得纯粹,而纯粹里含着人类的初心。初心就是一颗赤子之心,最懂得感恩。此刻,清明将至,一炷心香,献给母亲,献给所有故去的生命。天堂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