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生不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张春霞(70后)

五月底,女儿就要出嫁了。用母亲的话说:小燕子长大了,终于要出飞了。

女儿小时候身体不好,经常发烧、拉肚子,夜里哭闹不睡觉。我和她爸轮流抱起来晃,一个上半夜,一个下半夜。抱着女儿,看着她苍白的小脸,我常常担心得吃不下饭。母亲说,不吓几个死能把孩子领大?想起女儿小时候动腺体手术,看着她目光呆滞地被医生抱进手术室,我哭倒在门外。在吓了几个“死”之后,女儿终于长大成人,要飞离我的巢穴了。我欣慰的同时感到肩上的责任并没有完全卸下来。

母亲1968年嫁给父亲,那时候农村还很贫困,缺吃少穿。母亲凭着一双勤劳的手操持着家务,白天干地里的活,晚上就在煤油灯下给孩子们缝补衣服、纳鞋底做鞋子。我们姊们几个虽然穿着旧衣服,但都干干净净。在我心里,母亲什么都会,无所不能。

母亲的小燕子一个个长大,都出飞有了自己的生活。可母亲依然像一只留鸟年年守候着巢穴,等侯她的小燕子随时飞回来;她依然像燕妈妈一样觅好了食,等待归来的候鸟儿女来吃。她甚至都忘了,她的小燕子们不再张着嗷嗷待哺的小嘴等待她地喂食了。

不久前我做了个小手术,手术清醒后刚被推出来,迎面就被母亲关切的目光笼罩。母亲红了眼睛,流了眼泪,我也孩子般地哭了。冰冷手术室带来的恐惧、担心、疼痛,遇到母亲温柔的目光,一切都消融了,我被暖暖的爱包围。

姥姥今年九十三岁了。她满头银发,身体硬朗,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清晰,走路呼呼有风。她住在小舅家里,小舅早些年因眼睛白内障治疗不及时,瞎了一只眼。瞎了眼的小舅成了姥姥的心头之痛。她虽然九十多岁了,可每天仍不辍劳作,帮小舅做饭,刷碗,洗自己的衣服,农忙的时候还帮着干活。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姥姥整天念叨着她的儿女:大舅没有女人一个人在家怎么不容易了,二舅的孩子怎么不孝顺二舅他们了,小舅一只眼睛怎么不方便了,大女儿(母亲)身体不好她怎么担心了,满心里都是对儿女的担心和牵挂。去年母亲病后在家休养,白天没人陪伴,姥姥就到母亲那里陪她说话,有时候中午没人回来,姥姥就给母亲做饭,照顾着母亲。

写到此,忽然听到外面一个声音亲切地喊着:宝贝,慢点,慢点。随即,一个穿花裙子的小姑娘蹦跳着从窗前跑过,年轻的妈妈张开双臂在后面追撵着。我心底突然一暖,眼底一片湿润......

(责任编辑:bzbszff)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