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纠纷化解机制 让矛盾消灭在萌芽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编者按:2018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重要指示15周年,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努力书写“为了谁、依靠谁”的新时代答卷。近日,中央驻皖及省直媒体20余名记者深入我市基层,采访我市如何推进“枫桥经验”在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本报记者随同采访。今日起,本报推出“枫桥经验在亳州”专栏,刊发我市在社会治理方面的新做法、新经验、新成效。

创新纠纷化解机制 让矛盾消灭在萌芽

涡阳县探索“3+3”“3+X”“3+N”模式推进社会治理

本报讯 5月17日上午,在涡阳县公吉寺镇,村民李朝中专门赶到镇政府,感谢镇干部帮助他解决了一件日夜牵肠挂肚的事情。

李朝中介绍,他的儿子患有精神疾病,一直无钱治疗,曾多次到各部门上访。今年年初,他到镇政府寻求帮助,政府领导协同民政部门帮他把儿子送到了精神病院,目前儿子的病情已有所好转。

帮助李朝中解决问题的就是去年刚到镇上的挂职副镇长穆粲。据了解,穆粲是涡阳县公安局的一名民警,去年年底被下派到公吉寺镇专门负责信访工作。到岗以后,他实地走访了信访人的情况,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了来访人的合理诉求,避免矛盾升级,得到了群众的赞许。

这一切得益于涡阳县探索的“3+3”包案化解机制,即县分管领导包案协调、属事单位负责解决、乡镇负责思想疏导”和“镇包村干部、村干部、派出所包片民警协同化解”的双“三位一体”包案化解机制。

据介绍,自2017年8月开始,涡阳县先后选派45名素质高、能力强、勇负责、敢担当的干部到镇村任副书记(副镇长)、信访专员,专门负责案件的排查化解,把矛盾纠纷排查在村级,化解在源头,从根本上解决基层信访力量薄弱问题。

当日上午,涡阳县牌坊镇的村民王进珍带着对拆迁补偿的疑惑来到县信访接待中心,寻求帮助。在接待室,该县纪委书记韩龙正在接访,共同接访的还有法院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压在我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搬了下来,他们讲得很明白,服务得也很好,我很满意。”疑惑打消后的王进珍开心地说。

这就是涡阳县探索的“3+N”听证评议机制,目前,已经建立由152名律师、300余名代表委员组成的专家库,为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权威的法律解释。据了解,去年涡阳县党政领导重点约访44次47批131人,带案下访112次,其中,主要领导接访24次356批867人次。

据涡阳县政法委书记丁博介绍,涡阳县还探索实践了“3+X”会商化解机制,对重点信访事项,实行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政府分管副县长3人牵头,会同信访事项相关包案负责同志、责任单位等专题会商化解,推动问题妥善解决,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 武景)

(责任编辑:bzbslh)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