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安徽交通控股集团朱峰同志受组织选派到蒙城县双涧镇东岳村担任第一书记,从界首主线站副站长,到为期三年的“驻村书记”,他始终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三年来,他牢记第一书记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了东岳村从“空壳村”到“模范村”的转变。2018年,朱峰继续留任,他将用下一个三年,续写东岳村的美好篇章。
朱峰与贫苦户查看蔬菜长势
扑下身子 以村为家
“村里事儿多,离不开人。”朱峰说。记者见到朱峰时,他身穿迷彩服,臂戴红袖章,在炎炎烈日下,带着村干部到村里宣传“秸秆禁烧”。三年多来,朱峰一直往返于蒙城与利辛之间。由于扶贫任务紧、责任重,朱峰半个月或一个月才回家一次,他离开温暖的家,亲爱的家人,却以村为家,以贫困户为家人。
东岳村位于蒙城县双涧镇,地理位置偏僻,距离县城和集镇都比较远。朱峰到来之前,村里没有特色种植养殖,也没有集体收入,村里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久而久之,东岳村变成了落后的“空壳村”,扶贫任务艰巨。
作为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的高级主管,朱峰缺乏农村工作的经验,面对这样一个典型的贫困村,他一时不知如何开展工作。但是朱峰心想,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路,而组织上也信任自己,就是再难也要干出个样子。
朱峰迅速转变心态,扑下身子,到老党员、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为拓宽党员群众发展经济的思路,他还带领村里10余名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先进乡镇、村庄考察农业发展项目,学习借鉴外地的致富经验。
通过勤走访、深调研,朱峰和村干部渐渐理清发展思路,也明确了发展方向:要将眼前这个“空壳村”打造成“扶贫攻坚模范村”。
集团支持 助力扶贫
朱峰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是一如既往的,他在界首主线站工作时,就多次得到上级嘉奖,下派贫困村同样是出于组织的信任。在东岳村的扶贫工作中,朱峰的单位——安徽交通控股集团给予了充分的帮助。
针对东岳村的现实情况,朱峰联合“村两委”制定实施了“点线面”三结合精准帮扶计划:“点”是指 “村两委”为个别贫困户提供技术、物力、财力支持;“线”是指动员先得到种植“实惠”的一些贫困户成立种植合作社,实现传帮带、先富带后富;“面”则是实现村集体有收入,并为那些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土地“分红”,推动贫困户及全村村民收入水平提升。精细的规划获得了集团的认可和支持,三年多来,集团已经累计提供帮扶资金40余万元,用于村里“点线面”精准帮扶项目。
扶贫先扶智,朱峰把助学工作作为扶贫工作重中之重,制定了详细的助学方案及计划,同样得到了集团公司和界阜蚌公司大力支持,每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集团都会为东岳幼儿园送去一批文具用品和图书。截至目前,集团已先后为10名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金3.17万元,使他们顺利入学;为该村张寨小学提供助学金1万元和总价值2.1万元新校服238套。此外,为贫困户17户25名学生申请教育补助3.48万元已全部落实到位。
提振精神 告别消沉
“不能扶时勉强站着,不扶就躺下。”朱峰说,村里有些人不思进取,只想着享受优惠政策。经过三年努力,虽然东岳村的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懒汉思想浓厚的贫苦户。
扶贫还要提振精神,针对个别村民意志消沉,沉迷于牌桌、酒桌的现象,朱峰多次到他们的家里做思想工作,摆事实、讲道理,又通过他们的孩子、家属进行劝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传帮带、搞对比、扶志气、扫懒气,如今,村民不再消沉,他们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又在村里的介绍下学习致富技术、开店经商,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以后不来牌了,好好过日子。”贫困户吴启学说。现年53的吴启学因股骨头坏死导致下肢三级残疾,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他与卧床不起的老母亲一起生活,家中光景很是惨淡。由于贫困和看不到希望,吴启学日渐消沉,自暴自弃,长年混迹于牌场,以此麻痹自己。朱峰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主动与吴启学交朋友,拉近距离,积极帮他落实扶贫优惠政策,还为他提供了公益性岗位。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吴启学慢慢走出阴霾,走向美好生活。
经过稳步推进,精准扶贫见成效。东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由66户174人降至20户37人,贫困发生率由5.12%降至1.02%,且已于2016年底顺利脱贫出列。 (魏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