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X+贫困户”助精准扶贫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6月20日一大早,太阳还未升起来,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市人大代表、蒙城县许疃镇土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李平就带着十几户和自己一起“创业”的贫困户,在合作社开展夏种,活脱脱就是个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生产队长。

当选人大代表之前,李平是迎奥新型建材总经理,年收入过百万元。当选人大代表后,李平积极响应号召,迅速转换角色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2014年,领头创办土桥合作社,全村7260亩耕地全部入社,通过土地流转、租赁代售、入股经营、协议用工等多种方式,组建了合作社+贫困户帮扶载体,带动贫困户84户,解决就业25人,成了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从企业老板到生产队长,对这种变换了的身份,李平说:“我是群众选出来的人大代表,根子是不忘为群众办事,现在是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就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体现人大代表的担当。”

与李平一样转换角色的,还有该镇人大代表张军,多年在江浙一带打工的他,将成熟的技术和市场带回了家乡,在该镇工业功能区创办了以生产水蛭为主的扶贫车间,以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就业18人。

“能用自己学来的技术带领群众尤其是贫困户就近就业,发家致富,我就觉得我这个人大代表没白当,还能给群众办点实事。”张军一边向贫困户做技术指导一边向笔者说。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带领群众脱贫生力军作用,切实在脱贫一线检验代表成色,我镇人大以人大代表+合作社+贫困户、人大代表+龙头企业+贫困户、人大代表+产业大户+贫困户、人大代表+招商引资+贫困户等多种带动贫困户模式为载体,在全镇全面推行‘人大代表+X+贫困户’模式,助力精准扶贫,决胜全面小康。”该镇人大主席王永国介绍说。

“人大代表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集中起来,就变成了助力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对推行“人大代表+X+贫困户”助力脱贫攻坚的初衷,王永国说:“每个人大代表都有自己的强项,推行‘人大代表+X+贫困户’模式,就是取长补短,以强补弱,精准滴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推行‘人大代表+X+贫困户’模式以来,我镇人大代表先后创办、领办、联办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12个,组建农业产业合作社7个,发展扶贫车间4个,引进招商引资项目6个,带动贫困户123户280人,提供就业岗位166个,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发挥了代表作用,加快了脱贫步伐,赢得了群众的信赖支持。”王永国说。 (李西亚)

(责任编辑:bzbslh)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