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计划:伺候母亲12年,病房里批改作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孝心”、“ 善心”,这两个词用在亳州十八中教师夏计划身上,再恰当不过。提起夏计划,人们总能想到他在医院伺候母亲的身影、在病房埋头批改作业的身影、为困难学子奔走募捐的身影。


把作业和试卷带到医院批阅

 “孝顺”是熟悉夏计划的人给他的第一个标签。整整12年,他精心照顾患病母亲的事迹,至今被众人传颂。

十二年前的一天,夏计划的母亲被查出慢性颗粒白血病,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治疗过程。而他的父亲是一位伤残军人,左胳膊被截,右眼也瞎了,基本失去了劳动能力。照顾二老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夏计划一人身上。

掏出作业本,坐在板凳上,双腿当桌面,埋头用笔。病房里,经常出现夏计划批阅作业和试卷的画面。在照顾母亲期间,夏计划12年如一日,学校和医院两边跑,必须在校完成的任务就在学校完成,不能完成的就带到医院完成。课余,他还要煮饭、洗碗、洗衣和床褥等,每晚坚持为父母洗澡、喂药的身影,也定格成了一道风景。

由于需要常年住院化疗,花费相当高,本就不富裕的家快速成了贫困户。在治疗的中后期,母亲的病情不断恶化,必须靠药物维昕格列卫(一瓶几千元,每月2瓶)维持。一年近十万元的医药费,对夏计划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不得已,夏计划只能从本就紧张的时间里再挤出一些时间,到街上寻找零工补贴医药费。即便如此,夏计划的脸上却看不到任何为难的表情,更没有抱怨的话。

无论谁有困难他都慷慨解囊

在夏计划的班里,有很多来自农村的留守学生和贫困家庭的学生。同样出身农村、同样经历过贫穷带来的心酸,夏计划对这些学生无比用心和照顾。

高一三班有名学生叫蒋猛,家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一死两伤。除了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外,夏计划带头捐款100元,共为这名学生募捐了1000元生活费;另有一名女生家庭本就贫困,父母靠务农为生。结果,母亲在一次意外中被人杀害。女生的生活成了难题,差点辍学。夏计划家访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为他组织募捐活动,每次都带头捐款。

为贫困家庭出生的王渤海掏出200元补充营养,为特困教师子女捐款100元,为患白血病的学生多次伸援手……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学生跟我接触最多,除了家人,我就是他们最亲近的人,他们的事就是我的事,这是做老师的本分!”夏计划如是说。

    记者 郭玉岩

(责任编辑:fl)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