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订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私人订制

◎茜荷

前些年看葛优他们演出的电影《私人订制》,当时笑得那叫一个捧腹。原来有钱还可以那样玩耍,只要付到位,立马就会有人给你营造一个最想要的场景,呈现一个活灵活现的自己,舒服、膨胀、陶醉,乐此不疲。

私人订制,说白了,就是投其所好,用你的真金白银,为你量身打造一个你梦想实现的幻境,让你飘飘然,忘乎所以。这是一单双赢的生意,一个图的是钱,一个图的是乐。商家挣钱之道,深入了人的灵魂骨髓。

当然,这只是电影而已,里面也不乏戏谑调侃与讽刺的成分,当不得真。不过回头想想,这样私人订制的待遇,我们似乎也曾享受过。

就像人的两只手有一大一小一样,人的两只脚也是,一只脚大,一只脚小,那大的还被人们俗称为爹脚,小的被俗称为娘脚。按照人们朴实的思想,双手有一大一小很好理解,用进废退嘛,毕竟右手灵巧些,平时出力的活做得多些,稍大一些可以理解。只是双脚,平日里哪只少走一步了,可为何也会一大一小呢。

不知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科学的道理,不过好像也没人去深究过。多少年来多少代,大家都是这个样子,也就见怪不怪了。但偏偏就是这个见怪不怪,在流水线生产鞋子的今天,可是着实让它主人吃了不少的苦头。

流水线生产,那就意味着生产线只认尺码不认脚。一双鞋子,设定多大码就是多大码,生产线绝对忠于职守,不差毫厘。而这样做出来的双双一般大的鞋,要对应双双不一般大的脚,其面临的尴尬就可想而知了。可着大脚,小脚就得穿大鞋;可着小脚,大脚就得挨挤吧。怎样取舍?

大脚小脚都是自己的脚,就像手心手背都是自己的肉,撇开谁,都是一个痛。但面对别无选择,也只有勉为其难。于是很多人的新鞋,不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付出多少茧子和血泡,是很难穿服的。也有后来怎么穿都穿不服索性就扔了的。毕竟脚是自己的血肉,痛痒自己最知道。

从前可不是这个样子,那时的鞋子都是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制作的。早在选鞋样的时候,妈妈的心里就知道,自己哪个孩子的哪只脚大、哪只脚小,做时只需把脚大的那只鞋子稍微放大一些即可。而就是这样的毫厘之差,妈妈做出来的鞋子,总是一上脚就合适,能走很远的路。

这不也一样是私人订制吗,只是当时年幼,还不知道这样一个时髦的词儿。

从前日子不宽裕的时候,家中的小孩子各方面都没少受委屈,但似乎唯独双脚受委屈最少。世间万物皆有自己的尺寸,孩子们双脚的尺寸,都在妈妈的心里。每个孩子都是妈妈手心里的宝贝,没有一分钱报酬,也愿意一针一线为他们私人订制。因为妈妈在,每个孩子都曾过得土豪般奢侈。

生活拮据的年月里,一双舒服的鞋子,是妈妈给孩子所能拿出的最好的礼物。而这也是在妈妈离开多年后,孩子们依然深深怀念她的一部分。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