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贫困户讲自己的脱贫故事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听贫困户讲自己的脱贫故事

有了产业,脱贫更有保障;有了工作,生活更加幸福;有了希望,日子更有奔头……9月14日,笔者在蒙城县许疃镇感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贫困户带来的新生活新面貌,见证了脱贫户的新变化新气象。

当日,笔者来到土桥村李桥村民组,看到贫困户李芝子正在喂小羊,便与她攀谈起来。现年47岁的李芝子患有慢性病腰椎间盘突出,需要常年吃药,家里缺乏劳动力,又无固定经济收入,家庭因此陷入贫困境地。“前些年过年的时候都没有钱买东西过年,成天光为钱发愁。自从政府开展精准扶贫以来,政府给了我2只‘扶贫羊’,一分钱都没要。现在已经发展到10只羊了,‘规模’越来越大了,原来的羊棚已经住不下了,我准备再修建一个稍微大一点的,让它们也住得舒服点,我感觉政府送给我的不是‘扶贫羊’,而是‘发财羊’。”说完,李芝子咧着嘴笑了起来。

“我是2016年来到咏梅服饰有限公司打工的,前几年,由于家里土地较少,我们两口子也没有稳定的工作,丈夫靠着在工地上打零工挣点钱,家里还有2个小孩正在上学,经济压力很大。后来镇里的扶贫干部了解我的情况后,就让我到妇联组织的服装加工培训班里免费学习了半个月,我初步掌握了做衣服的技术,他们帮我介绍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现在我已经在咏梅服饰有限公司上班快两年了,而且我做衣服的技术也越来越好,现在每个月大概有2200元的固定工资,在这上班离家近,既能照顾小孩,又有工资拿,感谢政府帮助了我,像我这样的贫困户,服装厂还有5个,我们每天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实现脱贫。”该镇赵集村中毕庄贫困户陈娟告诉笔者。

“俺家里有2个小孩在读大学,一年光学杂费就要将近2万块钱,如果加上生活费就更不得了了,孩他爸一年到头在外面打工挣钱,我在家操持着几亩地,干些零工挣点钱补贴家用,就这样家里过得还是紧巴巴的,前年还被认定为贫困户。镇里、村里知道我家情况后,不仅为我的2个孩子申请了助学贷款,还每年为2个孩子提供人均3000块钱的助学金,真是太感谢政府了,解了我们家的燃眉之急。”说起教育扶贫给自己家带来的变化,该镇邵于村贫困户王文烈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下一步我们打算选取几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典型户,组织他们在全镇14个村(社区)进行巡回宣传,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鼓励其他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引导贫困户树立劳动光荣、脱贫光荣的理念,汇聚脱贫攻坚的正能量。”该镇分管扶贫工作的负责人介绍说。                        (李秋阁)

(责任编辑:bzbsmmy)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