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土
其一,“不好干”,这是时下常能听到的一句话,估计这样的话什么时候都会有人说。生意无大小,道理都一样。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有“山穷水尽”,也会有“柳暗花明”。四季总有轮回,冷热总会交替。夏天不缺热,冬天难避冷。不同的季节总会有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气候总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知。正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人生如行舟,顺流而下必然顺畅,逆流而上自然费力费时;人不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但人可能同时踏入顺境与逆境之河。所以,没有永远的“好干”,没有永远的“春光”,甘蔗也会有一头甜一头不甜的时候。当风向变了,气候变了,潮起潮落,总会有一些行业,一些工作“不好干”。不过,要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呢,换一下方式去干呢,换一个人去干呢?
其二,“不,好干!”这就是换了一种句逗。句逗变了,句意也变了;态度变了,看问题的方式与角度也变了,结果可能也会跟着变化。说“好干”自然有好干的前提与条件,说“好干”自然要有新的思路与办法。说“不好干”,那是因为有利的因素已经消费殆尽,好吃的吃了,好挖的挖了,好用的用了,剩下的是难啃的骨头和一堆矛盾,还有就是释放正能量的时候也堆积了大量的副产品。正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同样一件事,总是有正面与背面,当好的那一面转到眼前的时候,自然会一片光明;当不好的那一面转到跟前的时候,就可能会是一片灰暗。山不转水转,能转过弯来,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光景。主体与客体,与时推演,与时俱进,生生不息。
其三,“不好,干!” 积极作为者会选择这样的句逗。“不好”,确实“不好”,都知道“不好”,不是哪一家不好,可能是大面积的不好,可能是全行业的不好,如同冬天来了哪儿暖和呢?选择“干”,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值得肯定与支持,应当鼓励闯允许试,甚至允许有“失误”。干,可能也不一定就解决了所有的矛盾与问题,但只要往前走,向前推进,离目标总会越来越近,“不怕慢就怕站”。不能让“不干的”成了“好”,“干的”反而成了“不好”,最后干的不如看的,干的反而不如不干的,“不好干”成了“不干好”。当然,也有一种“干法”值得注意,面对“不好”的条件与局面,勉勉强强在“干”,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出活不出效,熬的是时间,得的是资历,错失的是机遇。也有一种情况,站在岸边观看的人多,真正去干的人太少,争先恐后说塘里有鱼,就是不下到塘里去捉鱼,生怕湿了衣衫伤了身体。
一句话会有不同的句逗,一件事会有不同的态度,一样工作会有不同的干法。不同的句逗,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干法,不同的境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当下,这也许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