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
每当听到呜呜的风声,我便异常兴奋。也不知从何时起,就对这种声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无论春夏秋冬,几乎每天我都会在自己书房的窗子旁留条细缝,随时倾听那来自天籁的声音。
春天的风,是纤细的、娇柔的。当风儿从窗子的缝隙里轻轻拂过时,闭上双眼,静静倾听,那声音一阵阵、一段段,仿佛是一支清新的歌,唯美的曲调在天地之间回荡,舒缓的音韵在树林之中涌动。有时风声断断续续,时起时伏,似乎向大地叙说着春的故事。有时风声浸润着泥土的芬芳,融合着清脆的弦音,在优美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将人带入温馨的梦境。
夏天的风比春天的风更加有力,风声也更加清晰,特别在暴雨来临之前,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充分彰显。此时的风声也格外响亮,一阵压过一阵,一阵紧过一阵,像交响乐,像摇滚曲,像催战鼓,让人心潮澎湃,一种仗剑天涯、踏遍青山的豪情会油然而生。这时,喊来女儿一起倾听暴雨中的风声,望着那迷迷茫茫的远方,还不失时机地用贺拉斯那句“无论风暴将我带到什么岸边,我都将以主人的身份上岸”的名言鼓励女儿。
秋天,空旷而静寞。因此,秋天的风声也是凄美的、孤寂的,是最具有感情色彩的。在淡淡的月光下,我常常独自一人待在书房里看书。有时眼睛乏了,便放下手中的书本,扭过头来认真地倾听,倾听时针的跳动、孤寂的鸟啼,还有那阵阵从窗边划过的风哨声。在漫长的秋夜里,有时听着听着会感到莫名的忧伤,爷爷、父亲、外婆、外公,还其他一些远方亲人和朋友的身影,也随着风声的节奏在眼前时隐时现。
与春、夏、秋三季相比,冬天的风声却粗犷而苍劲,是最让人敬畏的。小时候,住在老家的茅草房子里,由于生活拮据,长期得不到修缮的房屋常常透风漏气,特别是靠近窗子的地方,凛冽的寒风经常从裂开的墙缝处一股一股肆无忌惮地钻入。遇到暴风雪天气时,呼啸的寒风就会发出尖厉刺耳的咆哮声,那声音像狮吼,像狼嚎,像鹿鸣,像鹤唳,像飞驰的列车长啸,像远航的巨轮鸣笛。既让人毛骨悚然,更让人心灵触动。饥寒交迫的困境,是对人性的真切考验。每到此时,我便用《孟子》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曾益其所不能”的语句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让自己始终以昂扬的斗志在风雨中奋力前行。
少年听风茅庐中,人去室空空;而今听风在三更,乡愁几度同。多年来,我最喜欢倾听的还是阵阵风声,特别是那冬夜的风哨声,能唤醒自己沉睡的灵魂、流失的梦想,还有曾经的年少轻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