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立仓镇:虾稻共作—助力产业扶贫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图片_20190214151530

6月14日,蒙城县立仓镇组织全镇虾稻共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在镇三楼党委会议室参加由蒙城县农投公司召开的虾稻共作区水稻机械化座谈会。

会议专题培训水稻品种:万象优双占 皖引种2018095、万象优111安徽引种号:2018045,南粳505、南粳9108从基本信息、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适宜范围进行详细的培训解读,通过学习,与会人员了解到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回去后要加大投入、补齐短板,力争早日实现虾稻共作水稻机械化,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保姆式服务,服务能力,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虾稻田机械整地、施肥作业,无人机植保、施肥作业,机械插秧等机械化作业,无人机植保也是补齐短板的最好方式,又是发展的趋势,合作社要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无人机植保上树立了可学可比的样板。同时,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商虾稻共作良策,全力推动产业发展。

近年来,“虾稻共作”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政治意义凸显;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经济效益显著;农药化肥的少用甚至零使用,有利于种养品种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生态效益明显提高;实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城镇化等农村改革热点难点问题作出了可喜探索,社会效益突出。

(责任编辑:bzbszzw)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