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亲”脱贫 过上幸福好日子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IMG_3659

2月15日,笔者春节走亲戚并同帮扶的脱贫“穷亲”过克林(中)及他家邻居的幸福合影。

“我上街炸玉米花来,这路太远啦,你就甭来了!”2月15日上午,蒙城县楚村镇社区脱贫村民过克林在电话里对笔者说。

“亲戚走着路就近了,没过十五都还在年里,先给您拜个晚年!马上见……”笔者联系上扶贫帮扶户过克林后就备好节礼前往这家已于2017年光荣脱贫的“穷亲”。

“你买礼品走亲戚是上过克林家的,老过家现在日子过得还不错,他家主要是儿子残疾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成负担,现在扶贫政策好,都脱贫过上好日子啦!”在楚村街上大喜超市里,知情的老板乐着同笔者叙起家常话时说。

“邓校长新年好!路这么远,不来我也不会怪你……”上街炸玉米花子买红芋回到家门口看见笔者的老过客气地打着招呼说。

“咱这过年都有走亲戚的习俗,我咋能不来呢。春节前我同扶贫局的几位同志采访经过楚村时来您家,没见到您,也真想同老过您叙叙家常话!”过克林放下他从街上买的生活用品,热情地握着笔者的手高兴地听着心里话。

“人家邓校长都调走了,逢年过节还来看您,这真是当亲戚走啦!”过克林家的邻居赵南闻讯赶过来对老过说,大家围坐一起乐呵呵地叙着人情世故和楚村美丽集镇建设的变化。

“我家的低保、小孩过利洲的残补等政策都落实得很好,你周姐在楚村中学的食堂里务工一个月也收入一两千块钱,楚村社区给我安排的护塘员公益岗位每月600元,还有两亩花生的特色种植补贴又能收入2000元,这日子过得让俺知足,有幸福感,我是打心底里感谢共产党和政府!”过克林高兴地同笔者说着他家的收入和幸福生活的心里话。

“政府对扶贫户是脱贫不脱政策,咱两家是帮扶亲戚,要常走不能断线!”笔者边同帮扶户过克林聊着天,边让陪同走亲戚的儿子帮着拍张幸福合影照。

看着“穷亲”脱贫过上幸福好日子,笔者也倍感舒心和幸福!(邓云龙 邓杰彬)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