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之花 绽放一线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编者按

今天,是属于“她”的节日!不论政坛商界,不论职场家庭,“她们”与“他们”共同承担,共同分享。她们奋战在各个岗位上,包括那些男人占绝大多数的职业。她们乐观开朗、积极向上、运筹帷幄,顶起“半边天”。

无论是“女神”还是“女汉子”,从她们身上,能看到女性身上独有的执着、坚韧和勇敢。而随着时光流逝,岁月渐渐在她们脸上刻下痕迹,却让独属于女性的特质、品德留在了生命里。

近日,记者走近我市众多行业中的“女人花”,看她们如何在比较特殊的行业中展现独特的魅力。

工程师陈佳:把名字刻在商合杭高铁上

chenay9353

“从现在到6月份,我都要在工地上,争取早日建好亳州公路客运高铁枢纽站……”3月7日上午,亳州公路客运高铁枢纽站“80”后项目总监理工程师陈佳兴奋地说,这是她担任的第一个涉及高铁、高铁站、公路枢纽站的工程项目。

从2018年6月份开始,家在湖北襄阳的陈佳就来到亳州,担任监理方重庆建新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亳州公路客运高铁枢纽站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亳州成了她的“新家”。

根据工程进展及监理工作情况调配监理人员,检查监理人员工作……这对已经进入建筑领域9年的陈佳来说游刃有余,虽然工作繁忙,但井然有序。

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建筑工地上很少看到女性的身影,像陈佳这样的总监理工程师更是凤毛麟角。作为公司唯一一名女性总监理工程师,陈佳身上有着不服输的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岗位。

陈佳出生在教师家庭,父母和长辈们都希望她成为一名教师,但当了两年的教师之后,她觉得自己不适合教师工作。在姐姐和姐夫的影响下,陈佳接触到了建筑行业,一张张图纸打开了她“天赋”的一面。

由于工作性质封闭,1985年出生的陈佳至今单身,在父母的催促下,向来对婚姻淡定的她也变得有些焦急,找对象的标准也有所改变。2016年之前,陈佳希望找个工作稳定的上班族,弥补自己工作漂泊不定的缺憾,而现在她觉得找个“同行”也是不错的选择。

2月27日到3月3日,陈佳先后跑了合肥、重庆、襄阳、商丘,最后回到亳州,每天都在路上奔波,有的地方没有飞机和高铁,她就坐普通火车,还是站票,最累的时候她流着眼泪给家里报平安。但陈佳说每种工作都有不容易的地方,因为喜欢所以坚持。

作为贯通南北的高铁干线之一,商合杭高铁以后将是陈佳经常乘坐的高铁线路。她说一想到自己参与了商合杭高铁建设,心里就会感到很自豪。再想到自己的名字将被刻在商合杭高铁上,陈佳觉得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李鹏)

刑警程晓红:扫黑队伍里的“女汉子”

chenay9351

警察行业,女性不多,女刑警更是凤毛麟角。42岁的程晓红是市公安局扫黑办的民警,也是这支队伍里的唯一一位女刑警。今年,她还荣获了“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3月6日下午,市公安局扫黑办的办公室内,民警们正在紧张的工作,在来回奔忙的男刑警中,有一个安静的身影在默默忙碌。“这就是程姐。”年轻的刑警卢峥介绍说,程晓红是一名老刑警了,同事们都这么称呼她。

程晓红从警已有23年,自警校毕业后,她就开始从事刑侦工作。2006年市公安局成立“打黑办”,她成为其中一员,如今成立“扫黑办”,她依然坚守在这个岗位。

多年来,她不仅要负责全市的扫黑信息报送工作,统计案件的督导、检查等各种材料,还要参与女嫌疑人的检查、审讯和看管。她和男同事一样,几乎每天加班,晚上10点之后下班是常态。遇到有女嫌疑人的案件,队长一个电话,哪怕是凌晨两点,她也要立即赶赴现场。

“协助审讯女嫌疑人,带她们上厕所。遇到吸毒的女嫌疑人,我要带她做尿检,搜身。”程晓红说,对于女嫌疑人,有时女刑警与她们沟通更方便些。

同事们形容程晓红是个外表柔弱而内心强大的女汉子,能吃苦,干起工作来雷厉风行。“干刑警,就不能把自己当女人。接到了任务,谁都不愿掉链子。”程晓红回忆说,三年前,她参与一个专案组,负责审讯女嫌疑人,三个星期吃住在专案组,白天看案卷,晚上突审,审讯结束时她已熬得满嘴都是泡。

“以前我工作忙,就把儿子锁在家里,现在儿子上高二了,也完全不依赖我。我觉得可能我们警察的孩子都被这样‘训练’的相对独立很多。”程晓红说,儿子小时候会因有一位刑警妈妈而自豪,现在虽然不会责备妈妈很少陪他,但有时也会说“我以后肯定不会干警察。”

做了二十多年刑警,程晓红从来没有后悔过,她说:“当警察就要当一回刑警,有价值,有意思。”(段亚楠  曾莹莹)

驾校教练倪丽: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chenay9352

“车子进来的时候,要注意和两边的线保持平行……”3月7日上午,在市区安行天下驾校,教练倪丽正给学员讲解着倒车入库的要点。在她的指导下,学员完成得相当规范。

47岁的倪丽从2012年驾校成立的时候就来任教了,教出来的学员有上千名。每天五点多钟,她就要起床给家人做饭,八点之前从市区明清老街赶到驾校,一直工作到下午五点。去掉中午大约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倪丽其他时间都要在训练场指导学员们练习。

“最怕过冬天和夏天。因为我们都是在室外,冬天冷得直哆嗦,夏天热得没地方跑。”倪丽笑着说。

目前该驾校共有57名教练员,女教练只有2人。对于为何选择当驾校教练,倪丽说,“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倪丽于1997年拿到了驾驶证,开始和老公轮班开出租车,后来发现正在上初中的孩子有厌学情绪,成绩下降得厉害,便想办法激励孩子,“我报考了教练证,和孩子一起看书学习。我说我年纪这么大了,还要学习,你怎么就不能学呢?”倪丽说,在她的带动下,孩子的成绩有了起色,后来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亳州一中,而她的教练证也拿到了手。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得知她有教练证,就劝她去驾校当教练。“刚开始也没想来,觉得我一个女的当教练不合适。后来一想,女的为啥就不能当教练?”倪丽笑着说,到了驾校后,发现除了男教练多一些外,其他的也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初当教练,倪丽的心里很不踏实。她发现,学员们年龄跨度很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指导起来比较费劲,“本来我性格比较急,但指导学员的时候我很有耐心。”倪丽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不论是年长的学员,还是年幼的学员,大家都能相处得比较融洽。

“倪教练把每个知识点讲解得都很细,你犯错了,她会耐心地给你纠正。”学员闻曼说,他们马上要进行科目三考试了,大家都想好好表现,以优异成绩来回报教练。

“教练也不是只有男的可以当,我们女人照样可以教出技术过硬的学员。”倪丽说,看着一批批学员成功拿到驾照,尤其是在路上碰到自己的学员开车,就很有成就感。(李超 蒋加磊)

外卖骑手曹倩倩:疾驰于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妹

曹倩倩正在取餐

如今,“叫外卖”成了许多市民的选择。到了饭点如果不想出门,只要拿出手机,打开APP,点了餐后不一会儿,外卖骑手便会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家门口。在许多市民的印象中,外卖骑手一直是男性居多,但也有一些女性外卖骑手奔波于市区的大街小巷,疾驰于取餐、送餐的路上。

3月6日上午11点,曹倩倩开启了新一天的工作,她拿出手机,打开了美团骑手APP。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手机提示有新的派单任务,曹倩倩立刻踏上电动车准备出发。“这一单在市区光明路上一家卖汉堡炸鸡的餐厅,我要取餐后送到香港步行街。”曹倩倩一边核对信息一边告诉记者。

曹倩倩是一个“95后”的女孩子,今年不到24岁,从事外卖骑手已经一年多的时间。“刚开始,家人不太希望我送外卖,觉得每天路上奔波,还是一个女孩子,挺危险的。”倩倩说,“最后我说服他们让我先试试,现在干得还不错,家人现在都挺支持的。”刚刚进入淡季,曹倩倩每天大概跑30多单。她说前段时间春节前后是每年的第一个旺季,那时每天要跑70多单,工作量是现在的2倍。

虽然很辛苦,但倩倩并不在意,她更在意的是顾客的评价。在时间限制下,送餐员们不得不争分夺秒,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把外卖快速送到顾客面前。从业差不多一年,曹倩倩深深懂得了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昨天我差点就超时了,提前给客人打了电话沟通,送达时还向对方道歉。客人表示理解,还说没事没事,辛苦了。这让我很感激。”

在送餐员这个更多依靠体力的行业,女性绝对是少数。但巾帼不让须眉,许多像曹倩倩一样的外卖小妹,依靠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变成了城市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刘心珠)

法医牛婧臻:破译死亡密码 让死者“说话”

chenay9356

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DNA检验室,女法医牛婧臻的工作就是与唾液、血液、人体组织器官等打交道,破译死亡密码,让死者“说话”。

3月6日上午,见到牛婧臻时,她身穿白大褂,戴着蓝色口罩和蓝色橡胶手套,正在实验室忙着做生物检验。

“我们的工作没有影视剧拍得那么悬疑,但从事法医工作必须很仔细,我们的每一个怀疑和结论都必须有证据支撑,人命关天,容不得半点差错。”牛婧臻说。

牛婧臻说,如果有重大命案,法医是需要出现场的。“有时送来的检材已经腐坏,有时死者是被投毒身亡,那样送来的检材气味就会非常难闻。”牛婧臻说,在进行生物检测时,她还要经常接触对人体有害的化学试剂。而这些才只是她工作的一部分,检测完成后,她还要将DNA数据输入电脑,进行比对,之后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出鉴定文书。

“干这一行,你不觉得害怕吗?不觉得脏吗?”面对这样的疑问,牛婧臻说,虽然从事法医工作才5年,但这却是她多年的梦想。

“高中时就想要做法医,可之后发现法医很少招女性,所以放弃学医,学了生物学。后来我考入公安局,在派出所做户籍民警,心想做不了法医做警察也不错。结果没想到法医缺少人手,我被调了过来,阴差阳错居然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牛婧臻说,看到她提供的信息、线索和证据帮助同事破获了一起又一起重大案件,抓获了一个又一个凶恶歹徒,她就会感受到法医职业的神圣,职责的重大。

“法医工作就是利用科学技术破译另一个世界的密码,我喜爱这个职业。”牛婧臻说。(段亚楠  曾莹莹)

校车驾驶员王婉:用细心和责任心为孩子护航

chenay9355

3月7日上午,市区建安中学门口停着几辆黄色校车,其中一辆车内,女驾驶员王婉正在清理车内卫生。当日是王婉轮休的日子,闲不住的她又跑来这里,把整个车内外清扫了一遍。王婉是一家校车公司里唯一的女驾驶员,两年多来,她已深深爱上了这个职业,对于她来说,这个看似男人的职业其实更适合女性,因为,女性心更心细、责任感更强。

王婉驾驶的校车,服务的对象大都是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六点出发,下午五六点钟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

“接送学生时,我一般都要比约定时间早到一会,宁可自己等学生,不能让学生等我。”王婉说,校车驾驶员不同于其他交通行业,对象全部是学生,需要更多的细心和责任心来护其安全。每次上车前,她都要仔细检查车辆,看看是否缺水、缺机油,轮胎是否正常、车下是否有障碍物等。哪个学生没有上车,细心的她扫一眼,便心中有数。行驶过程中,更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每站停靠时,还要出示停车牌,提示周边车辆避让或绕行。

“前方路况不平,坐稳扶好”“下车注意安全!横穿路面注意避让车辆”……每经过一个转弯、一个减速带,每次上下车,王婉都会放慢车速,多停留几秒,并反复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王婉说,这些话,孩子们每趟不知道要听多少遍,但她还是要不厌其烦地说,生怕学生一时贪玩或思想开小差而忘记。学生们也都习惯了这样的叮咛,一见到她,都亲切地喊她婉姨。

记者从市红顶校车服务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共有90多辆校车、90多位校车驾驶员,而王婉是唯一一位女性驾驶员。两年多来,她用细心和责任心,一直保持“零投诉、零事故、零违章”的良好成绩。谈起她选择这个职业的初衷,王婉笑着说,她从小就被家人说成是女汉子,不但性格大大咧咧,还总喜欢干男人干的事。尤其是一次从电视中看到女人开车,觉得特别潇洒,而今,也算是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郭玉岩)

女品酒师李玉勤:每天品尝四十余种酒 品到舌头麻木

chenay9357

品酒师是做什么的?品酒师是否都是酒量很大的壮汉?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古井集团品酒师85后美女李玉勤用9年的坚守和职业素养,品出了一杯杯醇香佳酿。

3月7日上午,在古井集团的技术质量中心内,一片忙碌场景。李玉勤正坐在自己的品酒室内,对着采光较好的窗户查看酒的色泽。在这个温度湿度适宜的屋里,摆放着一排排玻璃器皿,里面装着刚酿出来的新酒。正在等待李玉勤给它们判定属于什么等级、风味。

李玉勤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古井集团,生物科学专业出身的她,通过了公司举行的感官敏感性测试,顺利进入了技术质量中心品酒组。

“这个酒属于浓香型,色泽和味道都挺不错。”李玉勤介绍,判断酒的质量有很多讲究,最基本的就是“观颜色、闻鼻香、口尝味、综合起来找风格”。品酒也不是一杯下肚,入口几毫升即可,让它铺满整个舌面,然后再吐出来漱口,以免干扰对下一杯的判断。不过,为了知道酒的后感,也是要咽一点入喉。一般品个几杯酒后,品酒师需要休息一会儿,等味觉恢复了再继续工作。

据了解,李玉勤每天在这里品尝四十余种白酒,而每一种酒都要品尝两至三次。因为品尝原酒次数太多,经常下班后出现舌头麻木的情况。此外,在品酒过程中,李玉勤还进行实时记录,口感分析,与原酒标准相对比,不符合标准的则要做降级处理。

平时为了不让嗅觉及味觉受到影响,李玉勤日常的护肤品和洗浴用品不能带有香味,带有刺激性的美食也不能吃。每天身着白大褂,穿梭在实验室,品酒、记数据、做实验占据了她的大部分时间。

凭借着天分和日常的刻苦努力,李玉勤成了安徽古井集团最年轻的一位国家级白酒评委,并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李锦文)

女子城管中队:柔性执法化矛盾

梁垚杰向店铺经营者宣传规范经营知识

“大妈,现在是孩子上学高峰时间,车多人多道路本就拥挤,你这样随意摆摊,会给孩子出行带来麻烦的。”3月7日上午7点,在市区光明路薛阁小学门前,谯城区女子城管执法中队的队员们正在参与护学岗的服务。对沿街随意摆放的摊点进行执法,引导孩子们顺利进入校园。

记者在一路随行中,看到的是她们美丽的微笑、温言婉语的劝说。在她们的耐心劝说下,商户们大部分都很配合,把跨门经营的物品搬了进去。

“天天这群姑娘们一大早就来到学校附近了,引导制止随意摆摊的小贩,清除人行道上的障碍物。挺辛苦的,咱们一定得配合。”看到女子城管中队队员国丹丹来执勤,附近的店铺老板热情地打着招呼,长时间的执法工作中,已经让周围的商贩都真心接纳了这群认真的姑娘们。

“成立女子城管执法中队,就是要借助‘柔性执法’,助力城市管理队伍建设。”据女子城管中队负责人梁垚杰介绍,作为全市唯一一支女子城管执法中队,在执法工作中也曾遇到过各种问题,但大家都尽量发挥女性特有的耐心、细心和刚柔并济的管理优势,将矛盾化解。

梁垚杰说,女子中队的队员中很多都是二宝妈妈,家中孩子都还很小。但每天的护学岗要求,必须7点就到岗,中午上学和放学时间也都要一直在执勤引导。因此,队员们只能“狠心”地将孩子送去托儿所或者小餐桌,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执法工作中。

上午8点,看着学校的大门缓缓关上,梁垚杰和国丹丹离开学校。继续到周边检查占道经营、道路清洁、经营环保等问题,对于她们来说,一天的忙碌才刚刚开始。(李锦文)

挖掘机手董苗苗:驾驭“怪手” 把握人生

董苗苗正在驾驶挖掘机埋设管道

跟董苗苗约好之后,记者便来到市区一处工地等她。不久,一辆黑色轿车呼啸而至,车上下来一位穿着黑色小西装、戴着近视眼镜的姑娘。“我刚从外地回来,活赶得急,马上在车里换下衣服就开工。”跟还在疑惑的记者打了个招呼,董苗苗又钻回车里。很快,她便灵活地驾驶着挖掘机对一段管道进行埋设。

董苗苗从事挖掘机工作已经有一两年时间了,因为之前家里从事过这个行业的缘故,让她对这个一般都是男人驾驭的“铁家伙”产生了兴趣。虽然家人并不支持,独立要强的她还是瞒着家人,贷款、借钱买了一台,联系工地,开始经营自己的事业。

操控这种设备并不是女性的强项,刚开始的时候没少出危险状况,由于操作失误,她不止一次驾驶挖掘机横着从运输挖掘机的板车上跌下来,好在没有受伤。

因为不熟练,她的工作速度会比别人慢,“别人在睡觉,我已经起床工作了;别人下班回家,我继续加班。”凭着这种吃苦的精神,她为自己赢得了很多“回头客”,一些工地负责人看她一个女孩子,遇到相对轻松简单的活就会联系她。

艰辛的付出换来了回报,董苗苗的事业开始上升。前不久,她又贷款买了一辆板车,方便自己运输挖掘机的同时还扩大了业务范围。

“现在,家人不再反对我了,爸爸打电话都是让我多休息,不要太辛苦。”董苗苗笑着说。

“这种生活挺充实的,我很喜欢,不会去管别人怎么看我。”董苗苗表示已经习惯了别人异样的眼光。“苦,靠自己尝,才能体味;事,靠自己扛,才能面对;梦,靠自己圆,才能实现……”董苗苗微信相册封面上的这句话,或者就是她对待生活的态度吧。(路振杰)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