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田管家” 种地不再愁
蒙城县三义镇探索农事托管,解决“谁来种地”问题
亳州新闻网讯 5月29日上午,蒙城县三义镇河沟社区宋庄农民宋文传家的小麦开割。与往年不同的是,宋文传坐等新小麦送到家的同时,在大田里,灭茬打捆机已经把秸秆打好了捆。
“今年啥事不要问了。”已经75岁,种了一辈子庄稼的宋文传,没有想到历来“忙得撞头”的午收今年变了,他当上了“甩手掌柜”。
这得益于蒙城县三义镇今年创新实行的农事全程托管服务,让土地有了“田管家”。
“我们在实行农机托管的基础上实行农事托管。农事托管在为农民提供收、耕、种服务的基础上,实现从植保、麦收、秸秆打捆离田、夏种,后期田间管理一条龙服务。种地的事情全包给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不用农民操心了。”蒙城县三义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邵颖说,如果说农机托管是农民雇上了“田保姆”,农事托管就是升级的“田管家”。
三义镇农事托管由村委会与农机合作社签订农事托管协议书,然后由农机合作社与村民或村民组签订农事托管服务作业合同,每亩托管价格为272元。“三义镇16个村、240个村民组,共选择了3家大型合作社承担托管。目前,3家合作社与240个村民组全部签订了农事托管合同,做到所有农民全覆盖。”邵颖说。
农事托管不仅让农民当上了“甩手掌柜”,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而且因为管理更科学,产量高了,种地的成本还降低了。
“每亩272元,我自己种的话,还真不够。”看着送到家的小麦,宋文传满脸是笑。“今年小麦收成不错,与去年相比每亩提高了二三百斤。”
三义镇党委副书记李志远估算,农事托管让全镇每季节省农业生产投入约100万元。
同样雇上了“田管家”的三义镇三义社区村民郭中平,家里有19亩土地。“以前收麦是最头疼的事,大家都在抢收抢种,操不完的心。”但今年午收,她一直在外打工的丈夫,根本就没有回来。
“啥都不要自己操心,还回来干啥,扔路费?”郭中平反问记者。
农事托管服务在让农民得实惠的同时,也破解了秸秆禁烧难题。“秸秆处理也属于托管范围内的事,不用农民操心。我们处理秸秆有灭茬还田、打捆离田两种方式。”蒙城县代敏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代敏说。
据悉,三义镇还打算在源头农资供应、粮食销售环节,进一步延伸农事托管服务,进一步探索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