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三伏帖”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伏天里,我们都是“熟”人。那个热!四面围城,十面埋伏。各种吐槽汗流浃背般铺天盖地,给酷暑带来一股清流。这方面,王羲之可谓资深段子手,话也说得入木三分。

王羲之很帅,“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与“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伯仲之间。虽说男女媲美不伦不类,有点却一本正经——怕热!汗水会弄花妆。王羲之就特怕热,实在热得受不住了,就操起老本行,提笔挥毫一个吐槽贴,发发“朋友圈”,寻求个心理降温。

“买个凉席,一睡就变电热毯了!桌子太烫,麻将刚码好,居然糊了!拌凉菜都得赶紧吃,要不就变麻辣烫了……”现在的吐槽,只图口舌之快。吐完槽,还得做牛做马,该干嘛干嘛。王羲之不同,吐槽都自带神仙姐姐气质。比如他更新的草书《热甚帖》:

今日热甚,足下将各勿勿,吾至乏,惙力不具。

意思是:今个太热,你们哪凉快哪待去,我浑身没劲,恕不待客。慵懒中洋溢着李白的三分仙气:凉时同交欢,热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才是大爱、大境界!

有人刷朋友圈:这个天气约你出去吃饭的,一定是生死之交,谈得肯定是终身大事!

真正的朋友,敢于直面三伏的天气,敢于正视淋漓的饭局。但你是结交朋友?还是招募勇士?朋友圈信息刷爆,有谁专程为你刷吗?三伏炎蒸,还给你写信、你还回信的人,无论谈什么,都一定是过命之交。王羲之虽怕热,也是这样的人,看看他的《徂暑帖》:

徂暑感怀深。得书,知足下故顿,乏食差不?耿耿。吾故尔耳,未果为结。力不具。

大意是:汗自飘零水自流。一种酷热难耐,两处茶饭不思。此热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同热相怜!你不是一个人热,我和你千里共骄阳!就写到这吧,热得没劲了。

不得不说,王羲之的体质够差啊!这和他偶像包袱、长期饮食、运动不合理有关。

看今朝:躺在床上是红烧肉,加了席子是铁板烧,下床后是清蒸,出门去是烧烤,到河里游泳是水煮,回家路上被生煎。这活色生香的吐槽,一看就是体格健壮的吃货。回头看王羲之,吃都没劲,就想敞着胸脯“葛优躺”。这姿态虽让他成为东床驸马,但不利健康!

“打败我的不是天真,是天真热。”太热!王羲之也嚼起毒舌,来看《毒热帖》 :

晚复毒热,想足下所苦并已佳,犹耿耿。吾至顿劣,冀凉言散。力知问。

魏晋名士的症结都在这!一边羞愧于顿劣,自惭形秽;一边寄望于寒食散,以毒攻毒。这得像南宋诗人戴复古学习:天能黑我面,岂能黑我心。……千古叫虞舜,遗我以好音。

无论站、卧,都汗不加点,一身行草!这伏天,我和王右军之间,只差一嗓门好声音!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