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亳州在安徽全省率先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9月24日上午,记者从亳州市举行的水污染治理工作通气会上了解到:截止到目前,亳州市已建成投运城市污水处理厂17座,实际处理能力为每天50万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80个,乡镇污水日处理能力新增9.49万吨,日处理能力达到11万吨,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2019年是“十三五”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一年。1—8月份,亳州市列入“十三五”省政府考核目标的4个国控断面(分别是西淝河马店孜断面、涡河涡阳义门大桥断面、涡河龙亢断面水质和涡河岳坊大桥断面)均达到了考核要求,获得省级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资金1450万元。

据了解,亳州市为做好水污染治理工作,打好碧水保卫战,全市全面实施河长制,狠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大力推进黑臭水体治理。2015年底以来,该市对市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宋汤河、凤尾沟、龙凤新河、丁家坑、鳖疙瘩坑、柴家沟、汤陵沟、陵西湖、东风沟、羊建沟、东城海子、饮马坑等12处黑臭水体,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进行整治,截至目前11处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治并经省级核验达到初见成效,剩余的柴家沟1处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处于扫尾阶段,将于2019年底完成整治。目前该市三县建成区24处黑臭水体已基本完成整治23处,剩余一处为涡阳县葛沟黑臭水体,计划于2020年底前完成整治。

据悉,2017年亳州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获得全省第一,2018年该市水污染防治各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位居全省第一,2018年获得省级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资金1900万元,在全省排名第三位,均被省水办在全省通报表扬。

(责任编辑:王红燕)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