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筑牢堡垒添活力 做活产业富农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何大哥,这两天下雨,你家屋子漏雨吗?羊圈可进水了?”7月1日一早,怀远县委组织部派驻龙亢镇韩庙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蒋泽瑞敲开贫困户何学先的家门,仔细询问住房安全等问题。“蒋书记你放心吧,自从你帮我申请了危房改造,这屋子可结实了,大暴雨也不怕!”何学先笑着说。

当前正值梅雨季节,蒋泽瑞和扶贫工作队员挨家挨户走访贫困群众,及时排查生活生产设施安全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驻村近6年,蒋泽瑞坚守扶贫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党员初心和担当,先后荣获“全省优秀选派帮扶干部标兵”“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2014年10月,蒋泽瑞作为全省第六批扶贫干部来到韩庙村。这个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省级贫困村,基础设施“欠账”严重,集体经济空白,基层党组织涣散等多重难题摆在当时29岁的蒋泽瑞面前。

为筑牢基层战斗堡垒,蒋泽瑞推动韩庙村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强化“两委”班子领导力;利用“两委”换届,选用一批年轻人优化队伍结构;党员亮起身份,每月开展义务劳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大提升了韩庙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证。

为帮助群众脱贫增收,蒋泽瑞在“农”上想办法、做文章。他依托糯稻种植产业,引进生产加工企业,带动贫困户就近就业10余人、一般农户20余人,为集体经济增收15.6万元。同时引进秸秆储用企业,不仅解决了午收秋收秸秆焚烧难题,每年还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余元,带动10余名贫困户就业。

贫困户何国忠今年午季给企业拉草捆,仅此一项挣得4000余元。“现在村里有了企业,家里田地流转出去,我给别人打工,不仅没了种粮风险,一年还有好几万元收入。”何国忠感叹道。

2017年10月,蒋泽瑞第一个驻村工作任期结束,这时的韩庙村虽实现脱贫摘帽,但各项产业刚刚步入正轨,不放心的蒋泽瑞决定留下来接着干。在他的推动下,目前韩庙村已形成沿淝河立体种养、粮食深加工、光伏发电等多个主导产业,带动159户贫困户421人成功脱贫,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0万元,摇身一变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利用集体收入,韩庙村建成5000余平方米村级公园,组建村级文娱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干群一条心,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也是我驻村最大的收获。”蒋泽瑞说。

(本网记者 孙言梅)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