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聚美好安徽】水里种出“金豆子” 闯出脱贫好路子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老观乡芡实种植基地。刘玉才摄

人民网阜阳9月23日电(记者 苗子健)位于阜南县蒙洼腹地的老观乡,是典型的低洼地,群众发展大综作物产量低、效益差,发展经济作物投资大、风险高,这也是导致群众长期贫困的重要原因。

在不断尝试、探索中,当地依托淮河和低洼地的自然优势,确定发展适应水生环境、经济效益高的特色产业芡实。变水患为水利,变劣势为优势,让老观乡找到了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村民石庆田在芡实种植基地查看作物生产情况。苗子健摄

自2016年开始,当地通过招商引资,引入芡实种植企业。因种植技术先进,加上当地水体环境优良,产出的芡实个大、壳薄、味美、药用价值高。芡实干果通过深加工成米仁,在市场上很俏销,70%产品出口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其余远销到广东、福建等省份。

截至目前,老观乡现代农业示范区内的企业长期为167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务工,日薪可达100元以上,每年实现人均收入4200元。带动562户贫困户参与土地流转,实现年亩均增收600元。当地的贫困村依托企业进行产业托管,年均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

老观乡芡实种植基地。刘玉才摄


(责任编辑:赵菲菲)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