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影像丨浦东激荡30年 从昔日烂泥渡到国际金融中心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老浦东人的记忆中有这么一首民谣:“黄浦江边有个烂泥渡,烂泥路边有个烂泥渡镇,行人路过,没有好衣裤。”那条每逢雨季就水漫金山的烂泥渡路,就是今天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寸土寸金的“银城中路”。

蜿蜒黄浦江,把上海分割成了浦东、浦西两块。上世纪90年代以前,浦西是人口稠密的繁华都市,而浦东大部分地区则是阡陌农田、低矮棚屋。“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句老话就是当时上海人心态的真实写照。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世界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在浦东大道141号曾是工人俱乐部的二层小楼里,浦东开发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了。

从此,中国最重要的经济重镇上海,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再度迎来历史机遇,也展开了20世纪末中国最神奇的画卷。改革和创新,是这片土地巨变的源泉。30年来,黄浦江两岸的成长故事,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


(责任编辑:于海博)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