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药结缘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这首从小听到大的古诗,串联起了我与中药的一个个故事。

很早我就知道,我所在的城市亳州,是一个中医药氛围浓厚、历史源远流长的地方。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外出游玩,遇上冷热交替的天气,难免出现一些病症,惹得我很不舒服,这时妈妈就要开始“大显神威”了。我咳嗽时妈妈给我熬川贝雪梨膏,感冒时妈妈给我煮生姜葱白茶。

有一次我的口腔溃疡又犯了,妈妈竟然采来一把“野花”给我熬汤喝,我问她:“这又是什么药呀?”妈妈说:“这是蒲公英,蒲公英可是一味中药呢,它可以清热解毒,治疗你的口腔溃疡呢!”喝了妈妈给我熬制的汤药,我的病症竟然奇迹般地好了,从那时起,我就与中药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也从开始对中药的半信半疑转变成了现在的深信不疑。

后来,我开始自己探究中医药的奥秘了,我从书上了解到,我们中药和外国的西药不同,外国的西医讲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我们国家的中医则把身体看作一个整体,辩证地看问题。潮湿的树木上生长木耳,好比人体上生长肿瘤,西医的做法是直接割掉木耳,而中医的思想则是把树木烘干,没有菌类生存的环境,自然就不会生长木耳了。同理,人体的环境好了,自然就不会生病了,而我们的中药就是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环境消除病痛的。怎么样,我们的中药神奇吧?

还有一个关于中药的传说呢!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于是神农决心上山采药,尝药,解决民间疾苦。采到对身体有用的药放在左口袋里,有毒的放在右口袋里,他几乎尝遍所有植物,神农在尝百草的过程中,发现了百草的药性,并记录下来,用来治疗百姓的疾病,从那时起,我国的中医药文化就诞生了。

听完这些故事后,你是不是对中药也有了浓厚的兴趣?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中医药方面的文化,那就快来我们四大药都之首的亳州看看吧!

黉学育才小学六(1)班

辅导老师:魏云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