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足干劲开新局

谯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亮点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以来,谯城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中联湘谯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   张延林 摄

聚力创新 倍增发展新活力

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今年以来,谯城区累计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2家、推荐省市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36项,兑现科技奖补资金808万元。1-6月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9.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1.3%。完成技改投资8.3亿元,增长77.9%,规模工业累计完成现价产值191.1亿元,增长27.4%。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部署开展“企业身边的不正之风”专项整治,打造“3+6+3”政企直通车为企服务微信矩阵,常态化召开企业座谈会、圆桌会、早餐会,帮助解决用工6315人、用地1167.6亩、贷款3.3亿元。

统筹协调 构建发展新格局

谯城区完善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安排项目248个、资金21256万元,发放惠农补贴资金3.8亿元。选派乡村振兴帮扶干部173人。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变”改革,村集体累计收益1400万元,农户累计收益2309万元。

做强花草茶、香辛料等产业,推动集群式发展。促进特色农产品提质增效,实现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142亿元、增长24.3%。全面完成夏粮午收,小麦134万亩、总产14.7亿斤。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作物全部实现农事托管,全省首家“无人农场”示范基地投入运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在谯城召开。

推进集镇建成区经营性用房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和抵押贷款工作,可为集镇市场主体释放资金60亿元以上。谋划城市更新项目126个,总投资90亿元。26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面开工。

坚守绿色 践行发展新理念

成立5个生态环保监管协作区,上岗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7880名,织密织细了环保网格体系。1-6月份,全区PM2.5平均浓度为38.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28.7%,为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好水平。

深化开放 汇聚发展新动能

谯城区瞄准重点地域、主导产业、延伸链条,成立7个产业链招商组,精准开展“双招双引”。1-6月份,新签约引进项目40个、总投资179.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5个、总投资92.7亿元。与长三角地区签署合作共建协议4份,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31.9亿元。新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完成全年目标的60%。

进一步健全谯城经开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加速授权赋能,深入推进“承诺制”+“标准地”等改革工作,实现销售收入238.9亿元,累计增速22.9%。

共建共享 拓展发展新成果

今年以来,谯城区实施31项民生工程,到位资金20.9亿元。连续五年排全市民生工程工作前列。拨付各类社会补贴和各项社会保险基金14.7亿元。城镇新增就业643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所,建设智慧学校89所。标准化建设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74个。

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做实“交通查验点、公共场所、基层组织、医疗机构”四道防线,各防控卡点标准化配备物资、程序化开展查验。排查整治各类防汛隐患点86处,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75%。充分发挥乡镇消防站作用,使其成为基层安全监管、应急救援工作的“微观细胞”。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