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能源惠民利民工程成效显著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市在能源惠民利民工程中多点发力,已取得显著成效。

“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安排28.98亿元用于农网改造升级专项工程,农网户均配变容量由2015年的1.32千瓦/户提高到2.81千瓦/户,全市农网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82%。同时,我市率先在全省大规模探索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建成并网光伏扶贫装机50.6万千瓦,规模居全省前列,全市255个贫困村建设了村级电站,惠及全市19424户贫困户。另外,我市还组织实施了天然气下乡工程,全市19个乡镇用上了天然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快推进,全市建成充电桩终端3116个,在用充电桩总功率 83480.5kW,其中2020年新增充电桩终端1527 个、功率33467kW。

在能源充分惠民利民的同时,我市能源消费强度明显下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30.3%, 超过省下达目标任务16.3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9.8%,超过省下达目标任务11.8个百分点。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301吨标煤,低于全省平均的0.434吨标煤。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较2015年下降14.19%,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较2015年下降12.74%,全面完成了我市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降低的目标。同时,我市还全面完成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全市所有煤电机组均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全面清除了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共淘汰燃煤锅炉(设施)1924个,1005.3蒸吨/小时。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