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探索中药材市场“审慎包容”监管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设置信用惩戒“缓冲期”、落实轻微违法免罚

我市探索中药材市场“审慎包容”监管

亳州新闻网讯  “多亏我市实施了‘审慎包容’试点,没有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近日,我市一药企负责人张某高兴地说。原来,他的企业因未按时报送年度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被银行暂停企业信用贷款发放。

接到张某信用修复申请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我市最近探索实施的“审慎包容”试点,立即为其办理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没有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

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自去年10月份以来,我市探索开展“审慎包容”市场试点工作,推进中药材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我市制定了《中药材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从推进信用合规指导、设置信用惩戒“缓冲期”、落实轻微违法免罚、提升信用修复效能四个方面,探索“审慎包容”市场试点工作。

据悉,“包容审慎”,即是对新经济新业态采取包容创新、审慎理性的监管策略,以包容性监管弥补审慎监管的不足,实现包容性监管和审慎监管的协调平衡和对立统一。在不违反法律法规、不触及安全底线、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鼓励创新,为经营主体成长留下足够空间。目前主要包含采取建议、提醒等柔性监管方式,引导和督促市场主体合法经营,预防和避免违法行为发生;健全完善容错机制,依法依规对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实施免罚,通过责令改正、批评教育、告诫约谈等行政指导措施督促企业纠正违法行为。

在监管方面,我市建立信用惩戒缓冲机制,对市场经营主体无主观故意的轻微违规行为,设立信用惩戒缓冲期,引导市场主体主动纠正违规行为,依法落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制度。2023年共对13件中药材市场轻微违法案件实施免罚处理,免于罚没金额6.5万元。2023年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办理中药材市场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537户,恢复个体工商户正常标记1758户,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57户。

“中药材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将进一步规范康美中药城商户经营行为,对提升药商的诚信守法经营意识,推动市场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助力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有重要意义。”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商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哈宾义表示。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