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社区管理中心:疏渠解涝暖民心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渠通了,心也顺了!”近日,第八社区管理中心辖区两村的田间地头洋溢着欢声笑语,随着最后一段淤堵渠沟的清淤完成,困扰村民多年的“雨季涝心事”彻底画上句号。望着清澈水流顺着畅通的沟渠奔涌而去,正在田间查看庄稼长势的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这是该中心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又一暖心注脚。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此前,管理中心在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走访中,敏锐捕捉到群众“急难愁盼”——辖区两村部分田间渠沟因年久失修,淤泥堆积、杂草丛生,每到雨季便积水成涝,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常因渍水减产,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群众的烦心事,就是我们的头等大事。”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任梅英第一时间牵头部署,将渠沟疏通工程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迅速启动攻坚。

为确保工程实效,管理中心坚持“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组建党员先锋队带头冲锋,联合专业施工队深入田间实地勘察,量身定制“一沟一策”整治方案:对淤堵严重的主渠段,调配机械开挖拓宽;对分散的支毛渠,发动村民志愿者清理杂草碎石;同步在施工区域增设临时排水口,最大限度减少对农事的影响。施工期间,工作人员扎根田间地头,每日与村民沟通施工细节,动态调整作业方案,仅用5天便完成2.5公里新渠开挖、3.5公里旧沟清淤及11处排水口新建,以"加速度"兑现民生承诺。

“过去下大雨,地里的积水得闷三四天,现在半天就能排干净,玉米叶子都精神多了!”村民王大姐捧着刚摘的新鲜蔬菜,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据悉,下一步管理中心将建立“村民巡查+专人管护”的长效机制,定期对渠沟开展清淤维护,用常态化管护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从“问题清单”到“幸福清单”,第八社区管理中心正以一件件实事、一桩桩好事,让“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温暖底色愈发鲜明。(张岩)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