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日军侵占 亳州沦陷
改革开放四十年 翻天覆地新变化
致敬!高温下的坚守者们
特色文化活动 助力乡村振兴
夜色流光
多彩深秋
1/7
7月3日下午4时许,在位于利辛县城关镇光明路的安徽徽扬食品有限公司,一块块冒着热气的卤牛肉新鲜出锅,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直播“小姐姐”忙着向顾客推介。近日,利辛县举行实施“秸秆变肉”工程、推动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新闻发布会,并举行了“徽牛云”数字平台上线仪式。利辛县是全国秸秆养牛十佳示范县,目前全年的秸秆可满足70万头肉牛采食。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可以让秸秆“变废为宝”,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增值大文章。同时,通过实施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全面振兴。“另外,实施‘秸秆变肉’工程,也符合亳州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定位。”利辛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林兵说。秸秆如何变肉?当天下午,记者在位于利辛县望疃镇的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仓库看到,一捆捆秸秆整齐码放,随后这些秸秆被加工成饲料送到牛舍。不久,新鲜生牛肉被送往牛肉加工企业,经过多道工序,变成香喷喷的熟牛肉。这样“秸秆变肉”的“魔法”,在利辛大地每天都在上演。利辛县肉牛饲养量位居全省前列,近日又在全省率先出台“牛十条”,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双30”工程,力争3-5年内实现粮食产量30亿斤、肉牛出栏30万头,全力打造黄淮海平原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