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目标”,我市实现了!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PM2.5与VOCS协同管控,严格监管与热情服务共向发力,狠抓落实与科技支撑双轨并行,各项重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截至目前,PM2.5年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0.0%,自6月1日以来,优良天数86天,已完成生态环境部下达的今年6-9月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5天的目标任务。

这个目标任务的实现来之不易。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市委常委会直接领导,成立由市级领导同志担任组长的“11+1”工作组,高位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各项任务落实。始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分级负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压实各部门责任。始终坚持每周分析研判,每月调度通报,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

我市坚持网格管控,推进高精准治污。

依靠科技支撑,邀请国家环科院大气所等多家技术单位,利用巡航监测、雷达扫描等多种设备精准溯源,强化点源整治。实行网格责任管理,将中心城区及周边乡镇划分441个基础网格,配备手持自动检测仪400台(套),近千余名网格员包保,明确186名专职网格员,负责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即时交办,做到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同时,坚持按“时”管控,根据每小时数据,及时会商,精准治污,以时保天,以天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

我市坚持分类施策,突出高污染重点。

强化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备案登记和标志管理已上牌8000余台。9月以来,按国五排放标准对保洁、商砼、渣土、快递等特殊车辆深度改造400余台。投资2000万元,安装7套遥感监测和16套黑烟抓拍系统,对柴油车尾气污染实施全天候监管。划定柴油车禁限行区域,实施通行证管理。强力推进砖瓦行业整治,促进砖瓦行业改造升级。

加强VOCs污染防治,摸排涉VOCs企业400余家,储罐701个,查处9家,立案查处厂内VOCs无组织超标排放全省第一案,正积极整改部督查帮扶交办问题。

抓好涉气污染日常管控。对秸秆实施全年全时段禁烧,严查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提升餐饮单位油烟净化效果,持续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加强建筑工地“六个百分之百”措施落实,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城区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5%以上。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和分类管理。

坚持科学治污,护航支柱性产业。

近年来,我市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针对白芍脱皮、白术脱须、白芷熏烤环节散煤、生物质、硫磺污染问题开展治理。今年又邀请了浙江一家机械研究所,创新研制了机械化、燃气动力的新型烘炕,目前520台新炕已全部到位,全面取代了4000多个原始土炕。有望有效解决中药材初加工污染问题,又提高了药材初加工生产效率,保障了药农利益。

作者:牛永  孙凌  汝平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