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是新的起点 节水永远在路上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命名第十批(2020年度)国家节水型城市的公告》,决定命名34个城市为第十批(2020年度)国家节水型城市,安徽省共有包括亳州在内的6个城市榜上有名。 

这次亳州荣获第十批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这一头衔为“三朝故都”亳州又增添了一张新的“国家级”名片。

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获评国家节水型城市是对我市节水举措的充分肯定,但这并不是我市节水的终点。由于我市是一个缺水城市,并不因获得这一“国家级”头衔就改变了这一现实。应该说,获得这个荣誉仅仅是我市节水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

亳州辖区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干流河道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芡河等,平均年降水量831毫米,属缺水地区。近年来,亳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逐年增长,城市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一个缺水地区来说,要想持续发展,提高节约用水水平、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是一切发展的基础要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拧开水龙头,水就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可能丝毫感觉不到水的危机。但事实上,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正日益短缺。我们绝不能等到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是泪水时才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

有资料显示,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可以浪费1至6升的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天要浪费3至25升的水。由此看出,节约用水应该从节约每一滴水开始。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对于一座城市而言,要做好节水的文章,需要大家齐心协力,这其中包括每一个集体、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人。对于一个集体而言,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水,集体应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使水资源的危机意识深入人心,从而形成上上下下人人爱水、处处节水的良好局面;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要注意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倡导一水多用、循环使用,例如用洗米水洗餐具、洗菜,用洗衣水拖地、冲厕所等等;对于每一个个人而言,节约用水要从自身做起,无论是在公共场所还是在家里,都要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珍惜每一滴水,做到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无论是集体、家庭,还是个人,要做到节约用水,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还应该积极选用节水器具,通过硬件、软件建设双方发力,让节水成效更加显著。

水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节水不是限制用水,更不是不让用水。节水是让人合理地用水,高效率地用水,不要随意浪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源节流,通过合理的节约用水来保护生态环境,从而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的永续发展。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只要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集体都能够牢固树立节约用水的理念,积极行动起来,从节约每一滴水开始,从拧紧身边的每一个水龙头开始,就一定能够构建起城市节水的庞大力量,从而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