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茬”找得好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事情没办好,欢迎来‘找茬’。”日前,我市在全省率先设立“政务找茬”窗口,专门收集解决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着力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见《亳州晚报》7月1日报道)

“政务找茬”窗口的设立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体现。当前,我市正在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勇于设置“找茬”窗口,是对政务服务的自信,是正视问题的体现,也表明了解决问题的决心。“找茬”窗口的设立,让群众有了直接反映问题的渠道,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门难进事难办”的状况,群众来“找茬”“挑刺”将倒逼政务人员转变工作作风,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高办事能力,把“不归我办”改为“告知谁办”“我帮你办”, 确保企业群众办事畅通无阻、高效便捷。

“政务找茬”窗口开门纳谏听民意,找的不仅仅是“茬”,更是民声和民众智慧。政府各项政策制度落实得怎么样?工作效果好不好?老百姓满意度怎么样?……政府部门说好不是好,只有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和便利,群众说好才是好。“找茬”窗口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职能部门集纳民智民声促进工作进步,针对性地作出调整和改变,有助于打通政务服务的堵点和痛点,更优质高效地服务于民,不断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群众建言献策,部门集思广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一种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政务找茬”窗口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建立长效机制。针对群众反馈的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相关部门可利用大数据分析,梳理总结问题症结所在,从根本上对症下药进行改善。出台相关制度和奖惩办法,大刀阔斧地去除旧病陋习,用制度来约束和激励行政人员增强服务意识,用培训学习来提高行政人员服务水平。只有多想办法,多办实事,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才能满足群众办事诉求,让大家少找茬,多点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办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践行这一宗旨的重要举措。“政务找茬窗口”正是政府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批评促进进步的体现。有批评才能有进步,今天的“找茬”,就是为了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