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欠薪“躲猫猫”付出代价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利辛县一企业拖欠20多名工人的工资,而在人社部门介入后,该公司法人代表却一直与有关部门“躲猫猫”,直到被公安机关立案查处才发放了拖欠的工资;无独有偶,涡阳一“包工头”恶意拖欠48名农民工工资20多万元,也和监察人员玩起了“躲猫猫”,最终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最后其家属代为支付了农民工工资。(《亳州晚报》1月19日报道)

年关将近,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正在我市深入开展。从公布的案例情况来看,一些欠薪者无视道德和法律,玩起了“躲猫猫”。清理欠薪,就当以铁腕手段、重拳出击,让恶意欠薪者付出代价,让劳动者不为薪忧。

受国内外复杂环境和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影响,确有部分行业、企业面临一定经营压力。但是,保证农民工的利益是企业的责任。而一些老板拖欠工人薪水,自己却大肆挥霍,更加剧了企业和农民工之间的对立情绪。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按时、足额拿到工钱,是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当务之急。在根据法律法规及时追讨工钱的同时,对“躲猫猫”式的恶意欠薪行为,应加大执法力度,实行必要惩戒,唤醒那些故意拖欠工资者的责任与担当,以有力的执法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

依法对欠薪特别是恶意欠薪者从严惩处,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有力举措,更是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之举。相关政府要切实提高责任意识,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扎牢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笼子,对欠薪问题调解解决一批、接访化解一批、仲裁处理一批、司法执行一批、应急资金兜底保障一批,确保劳动者按时足额拿到报酬。

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既需要年底前的集中攻坚,更需要常态化的治理举措。这就需要把监管触角前置,不仅要在源头治理、过程管控等方面下功夫,而且要在政府、社会、企业合力上做文章。治理农民工讨薪难,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多部门团结协作,并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执法常态。

春节快到了,愿所有劳动者都能拿到工资,踏踏实实回家过年。(曾莹莹)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