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让幸福更有质感、发展更有后劲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国文明城市”是体现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不只是为了一块牌子,争一个荣誉,而是通过争创,可以优化城市环境、提高文化品位、增强城市凝聚力,让市民幸福更有质感,城市发展更有后劲。

创城让市民幸福更有质感。自我市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我们不难发现,身边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了。一条条黑臭水体得到治理,一条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一座座农贸市场投入使用,一个个家门口公园建成开放,游玩到公园,买菜进农贸市场,锻炼去社区文体中心,“15分钟健身圈”初步形成,城市生活更加安全、宜居、舒适。

此外,市民的文明素养也在提升,文明行为随处可见。创城以来,公交上主动让座的多了,商场里礼貌用语多了,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多了,停车场规范停车的多了,交通秩序更加有序,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城市生活更加和谐。创城,美丽了一座城,也文明了一座城。

创城让城市发展更有后劲。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内容,涵盖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在创建过程中,通过机构改革、“放管服”改革、“智慧”城市建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政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利企惠民政策不断涌现,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经济发展将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税收收入,反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这种良性互动局面,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城市“受牌”,群众受惠,既是创城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通过创城,天更蓝水更秀,城市生活更和谐,群众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更高。这些变化,正是创城给城市留下最珍贵的东西,更将内化为城市的精神内核。

所以,创城不仅仅是拿一块牌子,更牵涉到全体市民的切身利益。当前,我市创城工作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希望广大市民积极行动起来,争做文明城市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创城贡献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