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化”写好创城“大文章”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夯实基础、重点突破的关键之年,《亳州市2022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明确了今年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为我市“精准化”创城提供了指引。我们要对照方案,聚焦补短板和民生焦点,进一步强弱项、消盲区,带动整体创建工作深入推进。

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整改问题,进而实现提升。这就需要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做,迎着问题上,做到“精准创城”。

精准创城,需要对照各项标准找准方向。今年创城工作方案提出要以14项系列专项行动为抓手和突破口,这为我们精准施策进一步补齐创城工作中的不足和短板指明了努力方向。广大群众期盼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工作有的放矢,实施起来就有条不紊。一旦没有指引、缺乏标准,眉毛胡子一把抓,精力没少费、汗没少流、钱没少花,广大群众还不满意,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精准创城,必须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城市环境、交通秩序、居住条件等都和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自然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我们需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通过交通秩序专项治理行动、居民小区管理提升专项行动等措施,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他们实现满满的获得感。

精准创城,要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久久为功。创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精准创城”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确立问题导向的过程,要持续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让群众感觉得到变化、叫得出好,途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总之,只有对照创建标准,做到精准突破,才能更好的补短板、强弱项,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更好地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创城的积极性,共同享受创城的成果。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