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抓共管 做好电动三轮车治理——四论市中心城区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中心城区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涉及面广、关联性强,不是哪个部门、哪家单位、哪个行业的“独角戏”,而是全市上下的“协奏曲”。当前,电动三轮车乱象已严重影响了城市健康发展,做好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是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共同的责任,需要大家齐抓共管,紧密配合。

做好电动三轮车治理,需要全市各单位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各行各业各部门要认识到电动三轮车治理的重大意义,迅速形成共识,教育引导好所属干部职工,从自身做起,及时、妥善处置各自家中的电动三轮车,并宣传带动家人、朋友遵守各项治理规定,选择绿色出行方式,遵守交通法规、社会公德,积极做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的实践者、倡导者和传播者,共同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尤其是广大公职人员,更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因为你们的一言一行,不仅引人瞩目,还会影响身边的群众,更容易产生示范带动的社会效应。

做好电动三轮车治理,需要执法部门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三轮车治理关乎群众个人权益,在治理过程中,执法部门必须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无私,坚持治理面前人人平等。同时,执法者还要做到文明执法,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执法时不妨多些文明的话语,多些温暖的行动。另外,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三轮车治理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是城市发展永恒的旋律,绝不能出现抓一阵好一阵,“雨过地皮湿”,一放松就“回潮”的现象。因此,在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中,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必须一以贯之,久久为功。

做好电动三轮车治理,需要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全力配合。上下同欲者胜。电动三轮车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远远不够。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协同作战、合力攻坚。对违反治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牵头依法查处;对违法销售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的,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对侵占小区内公共停车资源、公共场所的,由住房发展部门依法清理;对侵占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清理;对侵占人行道的,由城市管理部门依法清理;对不服从管理,拒绝、阻碍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各部门之间要坚决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努力形成上下一心、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坚决打好打赢电动三轮车治理这场硬仗。

真抓促突破,实干出成效。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坚持“三严三实”“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咬定目标不放松,始终保持战斗状态,紧绷冲刺之弦,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做好电动三轮车治理工作,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坚决完成电动三轮车治理各项工作任务,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文明、和谐、美好!(亳州晚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