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在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亳州地区的革命火种从萌芽到燎原,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历历在目。 1925年6月,在宿县省立第十中学读书的涡阳籍学生魏季高(魏一博)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在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亳州地区的革命火种从萌芽到燎原,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历历在目。 1925年6月,在宿县省立第十中学读书的涡阳籍学生魏季高(魏一博)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7年,日本全面扩大了侵华战争,大片国土相继沦陷,即使是身在中原腹地的亳州城也不例外。1938年5月,日军攻陷蚌埠、徐州、开封后,分兵多路向南进发,把侵略魔爪伸向亳州地区。
1938年9月30日,根据毛泽东主席电令和周恩来、叶剑英的指示精神,彭雪枫带领新组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共373人,从河南确山县竹沟镇出发,誓师东征。
解放战争时期,处于豫皖苏三省交界处的亳县成为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竞相夺取的战略要地。由于共产党力量相对薄弱,面对占据城中的国民党守军,只能采取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作战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力求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因此,在亳州地区形成了我来敌往、敌来我往的“拉锯”的战略态势。
淮海战役部分战斗在涡、蒙、亳地区进行。亳州地处前线的后方,又是后方的前线,亳州人民在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下,动员一切可能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我军作战。 1948年11月3日 淮海战役总前委首长邓小平、陈毅和张际春、陈赓等到达雪涡县裴桥集,向豫皖苏三分区党政军干部传达毛主席、中央军委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决策,要求三分区党政军民“不惜倾家荡产,组织人力物力支援前线作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新时期,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亳县群众在各级党委的带领下,进行了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新民主主义改革,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战胜自然灾害,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1953年,亳县各地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加强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从此,亳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步入了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亳州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发展和安全
页面设计:赵菲菲 李辉 编辑:赵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