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亳州党组织的建立 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在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亳州地区的革命火种从萌芽到燎原,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历历在目。 1925年6月,在宿县省立第十中学读书的涡阳籍学生魏季高(魏一博)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亳县早期的先进知识分子组织“诵研社”,以说唱为主要形式,以新人新事新思想为主要内容,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2年,进步知识分子王崇典在芜湖上学时,每逢寒暑假回到涡阳,在进步教师和青年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在亳州,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要是以在外地求学的学生回到家乡宣传为主,他们散发进步刊物,带来了先进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青年》《向导》《经验批判论》等这些书籍和马克思、列宁等革命领袖的画像。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亳州地方党组织的建立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 日军侵占 亳州沦陷

    1937年,日本全面扩大了侵华战争,大片国土相继沦陷,即使是身在中原腹地的亳州城也不例外。1938年5月,日军攻陷蚌埠、徐州、开封后,分兵多路向南进发,把侵略魔爪伸向亳州地区。


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给亳州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
       
            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亳县被轰炸后的废墟


1938年5月10日,日军占领蒙城
  • 艰苦卓绝 赶走日寇

    1938年9月30日,根据毛泽东主席电令和周恩来、叶剑英的指示精神,彭雪枫带领新组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共373人,从河南确山县竹沟镇出发,誓师东征。

彭雪枫(右)与张震在板桥集战斗中击落的日机残骸前留影
1939年冬,亳州城东40多个村庄的村民,建立了抗日自卫队
新四军游击支队发起攻击
首克亳州。1947年2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六纵抵近亳州城。当晚18时发起总攻,20时许战斗结束,毙伤敌百余人,亳州城首次解放。
  • 六克亳州 终获解放

    解放战争时期,处于豫皖苏三省交界处的亳县成为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竞相夺取的战略要地。由于共产党力量相对薄弱,面对占据城中的国民党守军,只能采取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作战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力求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因此,在亳州地区形成了我来敌往、敌来我往的“拉锯”的战略态势。


二克亳州。1947年7月,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抵近亳州城,国民党地方保安团队等七八百人,在我军攻城时溃乱逃窜,亳州城第二次解放。
 
三克亳州。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途经亳州时,国民党武装望风而逃,亳州城获第三次解放。
四克亳州。1947年9月......
五克亳州。1947年11月......
六克亳州。1948年2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十一纵队(暂归华野指挥)奉命南下豫皖苏地区,20日夜奔袭亳州城。战斗于21日晨4时发起,5时许结束,亳州城获得第六次解放。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亳县根据大纲精神,吸取“大呼隆”式搞土改的教训,在13个村进行土改试点,接着在28个村中展开。至年底,全县共有776个村庄进行了土地“推平”工作

  • 淮海战役 全民皆兵

    淮海战役部分战斗在涡、蒙、亳地区进行。亳州地处前线的后方,又是后方的前线,亳州人民在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下,动员一切可能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我军作战。 1948年11月3日 淮海战役总前委首长邓小平、陈毅和张际春、陈赓等到达雪涡县裴桥集,向豫皖苏三分区党政军干部传达毛主席、中央军委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决策,要求三分区党政军民“不惜倾家荡产,组织人力物力支援前线作战。

安徽省涡阳县妇女干部许秀英照顾伤员无微不至,被誉为“人民战士的母亲”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亳县根据大纲精神,吸取“大呼隆”式搞土改的教训,在13个村进行土改试点,接着在28个村中展开。至年底,全县共有776个村庄进行了土地“推平”工作
毛泽东主席关于涡河阻击战作战电令,指示邓小平、陈毅率中原、华东野战军在蒙城集结兵力阻击黄维兵团
  • 成立新中国 亳城齐欢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新时期,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1949年10月3日,亳县人民庆祝新中国成立大会主席台
       
 1949年10月3日,亳县驻军、骑兵团在南门内游行庆祝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3日上午,亳县军民在老街门院体育场(今州后街路南),隆重举行庆祝大会


1949年10月3日,亳县人民庆祝新中国成立大会场景

  • 建设美丽新中国 改天换地兴伟业

    新中国成立后,亳县群众在各级党委的带领下,进行了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新民主主义改革,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战胜自然灾害,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1953年,亳县各地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加强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


1968年,亳县举行首届知青上山下乡欢送大会

蒙城县茨淮新河建桥情景
1973年,国家投资40多万元将亳涡公路改建成柏油路面

1992年亳州开通首列客车

  • 改革开放四十年 翻天覆地新变化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从此,亳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步入了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2010年,《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获省政府批准。亳州中药产业上升为省级千亿元重点产业
       
            2010年9月,康美药业在亳投资项目奠基
2000年9月19日,地级亳州市成立挂牌


2011年12月22日,安徽省卫生厅正式下文批准市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

2019年12月1日,商合杭高铁北段正式开通,亳州进入“高铁时代”

  • 进入新时代 扬帆再出发

    亳州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发展和安全

2020年,亳州市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市28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三县一区全部脱贫摘帽
2021年,亳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2020年,亳州市“一线一网”打造“永不下班的政府”入选2020年度全国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页面设计:赵菲菲  李辉    编辑:赵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