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芜园区是省委、省政府特批设立的特别政策区,政策特殊,机制灵活,企业可叠加享受省级和亳州、芜湖两市的发展扶持政策,具有省内同类工业园区无法替代的优势。汤德余说,作为基本成型、纯粹单一的工业园区,亳芜园区没有城市建设的任务、社会民生的压力,可以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地搞经济、抓产业、谋发展。这些要素都将成为园区助力实施“六一战略”的法宝。
勇当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新阶段的关键节点,市委聚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华夏酒城”“文化旅游强市”“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亳州高新区当仁不让、敢为人先,持续发展主导产业、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在城市建设方面,谯城区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优化中心城区交通网络,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和出行难题,同时加大北部新城土地推介力度,建好新城区。着力提高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推动园区企业产业升级,用好开发区。
涡阳县将聚焦乡村振兴,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上求实效。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强化劳动力、土地等要素资源支撑,更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分类做好脱贫攻坚政策统筹衔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坚持工业强县,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求突破。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打造“一区四地”,推动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孙善豹介绍,市交通运输局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发展短板,围绕发展目标,实施高速公路加密、干线公路升级、农村公路提质、航道港口一体化“四大工程”,积极推进亳州机场、蒙城和利辛两个通用机场建设,不断完善我市内联外通交通骨架网,凸显亳州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步伐。
“全市医保系统将把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按照‘好、快、高’的要求,紧紧围绕聚力建设‘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的目标,为亳州工作在‘皖北走前列、全省站前排、全国有影响’展现医保部门的责任与担当。”日前,谈及如何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旭春这样说道。
“在市第五次党代会上,杜延安所作的大会报告全面总结了市委过去五年取得的不凡成就,明确了我市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特别是提出的‘六一战略’,契合亳州实际,凝聚人心、催人奋进,对实现‘皖北走前列、全省站前排、全国有影响’的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长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全市人社系统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聚焦重点任务,快行动、见实效。
“市第五次党代会,是一次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大会,是一次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大会,是一次团结民主、催人奋进的大会,是一次跨越赶超、全面振兴的大会。”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崔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次大会,使命光荣,意义重大,必将激励全市政法干警,坚定不移朝着法治亳州、平安亳州建设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解子德介绍,农业农村部门将围绕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把“农牧结合、种养循环”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推行畜禽粪污全量还田,改善土壤结构,在绿色种植上做足文章,奠定绿色农产品生产基础;加大有机肥厂建设和有机肥生产力度,大力推行就近就地施用有机肥;“十四五”末,全市力争培育出200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土地,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病死畜禽等不合格农产品销售行为。
会议指出,市第五次党代会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亳州市委领导班子,确立了全面实施“六一战略”的奋斗目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建设“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的“六一战略”,深入贯彻了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亳州的发展勾勒出美好画卷。
会议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在全系统上下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热潮。要紧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去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
2001年,从部队退役的崔凯到广东省中山市富力酱油厂打工,期间他勤劳能干,虚心好学,历经近10年奋斗,他凭借自身积蓄和家人支持收购了富力酱油厂,开启了创业之旅。“企业创办之初,我们处处碰壁,办理各种手续均不顺当,当地企业多如牛毛,政府有心无力,根本顾及不到我们,于是我就和爱人商议把厂子搬回老家。”崔凯说。
说干就干,2012年9月,崔凯回到老家涡阳县马店集镇大高村,注册了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的安徽爱家食品有限公司。
五年前,市委、市政府发出的一封家书,感动众多亳州游子背上行囊,踏上返乡创业之路。在上海拼搏多年的苗润发、苗润财、苗润厅三兄弟也回到了蒙城,2018年创办了蒙城繁枫真空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真空设备研发及制造、半导体及显示设备等。几年来,在蒙城县扶持政策和优势资源的助力下,公司发展蒸蒸日上,目前年产值已突破1亿元。
随着机器的轰鸣,一排排扎带顺着滑道来到田莉平的面前,只见她三下五除二把扎带分开,剔除不合格的,合格的装进包装袋,全程用时只要十来秒。这是日前记者在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安徽瑞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
“我在这里上班两年多了,工作很轻松,主要就是分装扎带。”田莉平告诉记者,像她这样的熟练工,每个月工资在5000—6000元不等。田莉平就在距离公司不到5公里的世纪花园小区居住,“在家门口打工,还有这个收入非常好了。”
济人医药集团成立于2001年,是谯城区一家本土药业企业,一直致力于加强科技创新。企业独家专利新药疏风解毒胶囊获国家发明专利金奖,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多种病毒性疾病,2009年上市当年入选国家医保目录,连续多年入选各类防控流行性感冒指导方案推荐用药,被国家卫健委列入《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第四版至第八版推荐用药。2019年,疏风解毒配方颗粒成功以药品身份进入德国,成为英国政府“创新英国”全球第一个立项资助的中药,这也是我市中药“走出去”取得的重大突破。
“你们看,这是我们公司生产的仿石漆,刷出来的效果跟真的大理石一样。”12月11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利辛县城北镇工业集聚区的利辛县盛优美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施佳自豪的介绍自己的产品。
丁磊以前在宁波打工,今年春节回家过年期间,了解到兴农绿巨人智慧农业科技产业园推出了“合作联产计酬”模式,早就想回乡的他决定不再外出,留在家乡承包蔬菜大棚。“投入8万元,承包了8亩地的大棚,种上了西红柿、圣女果、绿萼长茄等蔬菜,公司负责种苗、技术、销售等,我们只需要种植、管理、采摘就行了。”丁磊说,今年的蔬菜行情不错,他已经卖了2万多公斤茄子,收入近10万元,“棚里的茄子能卖到明年6月份,可以赚上一大笔钱了。”
中药与白酒,是亳州的两大名片,也是我市的主导产业。酒香也怕巷子深。白酒产业接下来如何发展?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聚力建设集名酒名镇、酿酒基地、文化传承、康养旅游于一体的“华夏酒城”。把白酒这一亳州名片,做大做优做强。落实市党代会精神,我市将力争到2025年,全市白酒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在酿酒车间、白酒企业,“华夏酒城”正在发酵。
市第五次党代会确立了全面实施“六一战略”的奋斗目标。在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方面,明确提出要坚持提升内涵、拓展空间,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优势,深化“文化旅游年”活动,打造底蕴深厚、功能完善的文化旅游强市,力争到2025年文化旅游产业达到1200亿元以上。为此,我市有关部门、企业积极抓谋划、理思路、强优势、补短板,认真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努力开创文旅工作新局面。
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聚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坚持以药立市,充分发挥中医药历史、资源、市场、文化优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迈向中高端,努力建设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品牌塑造、文化传承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的“世界中医药之都”,力争到2025年产业总体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
10月15日下午,“客商成老乡·老乡回故乡”——亳州谯城(合肥)城市推介暨“双招双引”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合肥举行。在现场签约仪式上,谯城区共签约43个重点项目,签约金额达180.45亿元,涉及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花茶香辛料、白酒、文化旅游、食品制造等多个领域,是谯城区在延伸七大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增强核心竞争力上的又一突破。
利辛县宇斯顿针织有限公司位于利辛县马店孜镇东门社区。该公司拥有三系统电脑横机80台、套口机100余台,采用“公司+车间+群众”的方式进行订单式加工,按件计酬,吸引了附近50多名群众在这里长期务工,另有100多名群众通过灵活就业形式,把产品带回自己家中进行生产。
今年7月,涡阳县科技局和经开区联合开展“四送一服”专项活动,工作人员深入产业园区,走访安徽正宇面粉有限公司。在交流过程中,工作人员了解到,该公司目前正在推行的“涡阳干扣生鲜面条研发及产业化生产”项目遇到技术瓶颈,难以攻克,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施以援手,以解燃眉之急。
11月1日起,市“四送一服”各工作组正式加入省“四送一服”第三工作组,将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方式,赴各县区、开发区开展为期1个月的“四送一服”专项行动,推动“双招双引”提质增效,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为保障此次专项行动顺利开展,10月28日,我市召开动员会,印发了《加强“双招双引”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四送一服”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市“四送一服”各工作组及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加强工作联动,扎实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用工有保障,公司才能正常运营。你们帮助我们解决了用工之忧,真是雪中送炭啊。”日前,面对利辛县永兴镇“四送一服”办工作人员的回访,安徽原点科技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润久感激地说。安徽原点科技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落地在永兴镇诸王社区,是一家通过加工处理畜禽粪污及秸秆、制造有机肥料的企业。因畜禽粪污预处理和腐熟需要,在利辛县范围内建设了157个发酵池,涉及各个乡镇,用工需求十分迫切。
三义镇政府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供给企业更优质的小麦,不等不靠,镇党委书记远赴昆山市、庐江县等地,分别与金龙鱼、中粮、中瑞粮油等大型粮食深加工企业洽谈,就小麦品种、收购价格等细节进行会商,最终与安徽中瑞粮油签订整镇供销合同,签下10万亩小麦种植的销售订单,回收价格每斤高于市场价0.07元,也为企业解决了高质量货源这一后顾之忧。
今年以来,亳州高新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603户,推荐9家企业申报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6家企业申报省R&D经费支出“双百强”项目、7家企业申报制造强省类项目。1-8月份,准时办结政务服务事项28957件,兑现各类项目奖励资金252笔、1.7亿元。该区严格落实企业包保责任,工作人员主动到企业去、到一线去、到问题中去,作为企服务员、政策宣讲员、问题收办员。
亳 州 新 闻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