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4 温馨时刻·和谐篇】这一年,总有瞬间温暖你我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时光匆匆,2024年悄然落下帷幕。这一年,生活的波澜起伏,无数的改变、得失与收获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回首往昔,那些温暖人心的瞬间如同一束束光,穿透岁月的缝隙,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从见义勇为的壮举到无私奉献的善举,从志愿服务的点滴到爱心传递的力量,每一个瞬间都蕴含着深深的感动。时间定格于画面,可众多爱心人士的无私奉献和勇敢行动所带来的美好和温暖,却拥有穿越时空的力量。

2024年12月20日,亳州市谯城区贝贝乐工会驿站内,爱心志愿者为环卫工人送上热气腾腾的水饺。张刘艳 摄

桂学伟在家人的陪伴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李锦文 摄

见义勇为 彰显平凡担当

2024年,见义勇为的故事在亳州大地不断上演,这些平凡的英雄们用行动诠释着正义与担当。

2024年1月7日,利辛县永兴镇永兴村正在开展供电服务工作的李大林听到有人在喊“救命”,立即放下手头工作前往救火。眼看着大火正在吞噬自己的家,80岁高龄的村民李明法不顾众人拦阻,跑进居住的卧室想要取出现金、存折、户口本等贵重物品。危急之时,李大林弓着腰闯进火海,用尽力气从火海中把李明法拖到了屋外。此时,李明法的脸部和双手已被烧伤,头发也几乎被烧光,李大林则剧烈地咳嗽着……随后,消防人员到达现场控制住火情,李大林在确认李明法没有生命危险后,就离开了火灾现场。

2024年2月26日下午4点40分,家住谯城区龙扬镇穆庙村的村民木孟华正在穆庙小学大门口等儿子放学,突然听到有人呼救,他立即飞奔而去,只见一辆电动四轮车正在水中缓缓下沉。他边跑边脱掉棉袄棉裤,迅速跳进河里去救人。这一幕恰巧被路过的谯城湖商村镇银行古城分行职工崔国庆看到,他也迅速参与救人。村民木孟杰正在家中楼上除雪,看到有人掉河里,立马跑下楼,直接跳进河里。木孟华徒手将车窗玻璃掰掉,一把将落水者从车窗里拽了出来。村民木战争也加入救人行列,他让众人将落水者平放在地上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很快,落水者终于有了心跳和呼吸。经市人民医院急救室进行抢救,落水者最终脱离生命危险。

2024年6月15日11时许,涡阳县淮中大道雉河楼南段,一辆白色轿车拐弯时撞到一位骑着电动车的女孩,女孩王某瞬间被撞倒。路过的市民吴红亚看到女孩被撞倒,慌忙跑上前,把女孩搀扶到路边树荫处,又买来冰水放置膝盖受伤处,并让肇事司机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随后,吴红亚又拨打了女孩家人电话,一直等到其家人和120急救车赶到才离开。她说:“每个人都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伸出力所能及的援助之手,就能给他人和社会带去温暖。”

2024年8月10日上午6时许,内蒙古呼大高速永圣域服务区附近发生一起轿车与货车相撞事故,轿车车体迅速起火,并伴有浓烟,车内4人被困。当时,涡阳人李春亚和儿子李建壮、李建壮妻弟秦志祥恰巧驾车经过,他们立即停车,拼尽全力从火海中救出一个小女孩和一名女子。“我们尽力了,前后不到5分钟,车辆就已经完全起火了。我们只救出来两个人,还有两个人没能救出来,心里非常难过。”回忆起当天的情形,李春亚有些哽咽。事后,李春亚、李建壮、秦志祥三人高速上火海中救人的事迹被报道,网友纷纷点赞:“先生大义,不必自责!”“平民英雄!”

2024年10月,蒙城小伙陈赵想在浙江省庆元县跳水救人的视频被广泛传播,众多网友纷纷为他点赞。38岁的陈赵想,长年在浙江省庆元县做花卉生意。10月3日下午5时许,陈赵想骑着三轮车途经庆元县生态公园附近,看到有人落水。他在距离水面5至6米高的岸边跳了下去,配合使用岸边热心群众扔下的救生圈,用力把落水老人拽到了岸边。几名热心人采用心肺复苏术进行急救,溺水者终于恢复了呼吸。

2024年10月15日上午,市民崔先生家不慎发生火灾。社区干部、退役军人袁东升及时发现火情,冲进火灾现场灭火,火势得到控制。“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役军人,关键时刻,当然要冲上去。”袁东升说。

这一年,每一个见义勇为的故事,都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社会的温暖。

无私大爱 托起生的希望

2024年,无私大爱在亳州这片土地上绽放出绚丽花朵。那些勇敢的人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爱与奉献,为他人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如果我的血液可以挽救一个生命、拯救一个家庭,这是我的荣幸和责任。”2024年4月22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过5天的准备,打了9次动员剂的王文星,成功捐献173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安徽省第61例、亳州市第33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34岁的王文星,是魏武国控集团的一名员工。2014年6月,他在献血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便主动填写了志愿捐献者登记表,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19年4月,王文星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后,便积极主动配合高分辨、体检等事项。2024年3月王文星再次接到通知:患者病情逐步稳定,可以接受造血干细胞捐献救治。4月22日,经过长达3小时的采集,王文星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王文星救人的义举不是个例,这一年,这样的无私大爱不断在上演。

2024年5月13日,公益志愿者桂学伟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只要患者需要我帮助,我一直都在!”桂学伟说,自己会一直坚持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给更多人带去温暖。

2024年9月9日,伴随着血细胞分离机停止运转的“嘀嘀”声,最后一滴淡红色的淋巴细胞悬液顺着长长的导管缓缓流入采集袋中,志愿者王彬羽成功捐献126毫升“淋巴细胞救命血”。这距离他第一次捐献造血干细胞,不过3个月的时间。两次捐献,他救的是同一个人。“从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的那一刻,我的初衷就是能救人,给素未谋面的患者带去希望。”王彬羽说。

2024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里,因突发疾病不幸去世的22岁亳州女孩晓云(化名),捐献了肝脏、双肺、双肾,这些器官让4名重症患者重获新生。“她并没有死。她化成了一道光,将别人的生命照亮。”现场一名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说。

2024年12月,来自谯城区大杨镇的马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成功捐献360毫升造血干细胞,为一名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这一年,他们的无私奉献,彰显了大爱精神;他们的故事,折射出人性的崇高;他们的行为,鼓舞着更多的人投身公益,汇聚爱心。

志愿服务 传递温暖力量

他们的爱心温暖着这座城市,他们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弘扬时代新风,他们像点点星光一样,照亮了这座城市,他们有着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生活,却做着同一件事,他们就是我市广大志愿者。2025年,他们将继续践行志愿精神,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2024年1月16日,亳州木兰巾帼志愿服务中心,联合亳州晚报社及安徽新亳华扬服饰有限公司,到谯城区古城镇油河小学和龙扬镇后张小学开展“暖冬行动”,将108套爱心保暖衣送到留守儿童、困难儿童手中。

2024年2月,“美好假期”蒙城微公益大学生志愿者,走进蒙城县困境学生家中,为他们送去了学习、生活用品等,让他们感受到了希望和温暖。

2024年“六一”儿童节,“感动药都”志愿服务优秀个人典型、市木兰巾帼志愿服务中心志愿者李绪军等人,来到谯城区古井镇高楼小学,看望慰问这所学校里的10名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书包、图书、文具盒等价值上千元的学习用品。

2024年中高考期间,亳州市爱心协会组织700多名私家车主、滴滴司机、出租车司机为考生提供免费送考服务。志愿者们还在考点设置了服务点,为考生和家长准备了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糕点、水果、毛巾、矿泉水等物品,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暖心服务。这已经是亳州市爱心协会组织开展的第20届“爱心送考”活动。

高考结束后的2024年8月23日,谯城区爱心协会组织志愿者便行动起来,赶赴谯城区立德镇、双沟镇、沙土镇等多个乡镇,开展“爱心助学”公益活动,为22名困难大学生送去了爱心助学金。

“一盏小桔灯”是2014年8月由亳州市爱心协会发起成立的志愿服务爱心项目,主要服务群体为乡村留守儿童。2024年,项目组联合爱心企业,走进谯城区大杨镇丁固小学、谯城区城父中心小学等学校开展了多次公益活动,为学校的困难儿童、留守儿童送去了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篮球、跳绳、沙包等体育用品,并为学校食堂送去了大米、食用油、猪肉等食材。爱心企业还组织专业人员义务为孩子们进行了耳道检查。

十字路口,“小红帽”们热情地指引着人们注意交通规则,文明出行;社区村落,“红马甲”们不辞辛劳地清扫垃圾、清除杂物,不留死角;敬老院里,“白衣天使”们细心地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守护健康;涡河河畔,“保护母亲河”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巡河护河活动,以实际行动守护亳州母亲河;血站血库告急,志愿者挽起袖子,奉献涓涓热血……

“给你阳光,传递力量,到文明需要我们的地方。”这一年,亳州志愿者们一直在路上,他们那身马甲从“一抹红”逐渐晕染成“一片红”,成为这座城市最靓丽的风景线。

一张张温暖的图片,拼贴出2024年的温暖画卷;一个个温暖故事,奏响2024年的感动乐章。这画卷承载着温馨力量,这乐章释放着奋斗能量,为2025年赋能,让新的一年绽放更多精彩与温暖!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