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录取通知书的故事】魏强胜:那天,享受大雨砸在脸上的感觉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明其志,方能知所赴。大学,是每个农村孩子求学生涯上梦寐以求的殿堂,我也不例外。我生活在“农民世家”,求学十二载,终于改变了四代为农的局面,成为家里四代人当中,第一个大学生。时隔一年,我还清晰地记得,录取通知书送到的那天,我很激动,雨很大。

农村小学,镇上初中,市里高中,这是我的十二年。那年中考成绩出来后,我骗了所有人。原本大家都以为我成绩很好,能顺利的考进市一中时,而我的分数只够第三批次。查分那天,天很燥热,看到分数的我,没有吃饭,没有说话,在外面钢丝床上躺了很久很久。父亲在上海打工,母亲在屋里跟父亲打着电话,他们从小引以为傲的儿子让他们失望了,我知道,对他们而言,仿佛天塌了一般。父亲没有说我,母亲那几天也和平常一样,做好饭放在锅台上,只是跟我说的话突然变少了。街坊邻居问起母亲我考的怎么样时,母亲总说我考试的时候食物中毒了没考好,事情确实是这样,但主要原因我心里却比任何人都清楚。

几天后要填志愿了,父亲问我是想上五年制大专还是普通高中,我回答说:我想上高中!父亲没有反驳我,而是尊重我的选择。暑假,父亲把我送到了城里的补习班,怕我上高中跟不上课,第一次来城里上学,让我提前适应一下城里的生活。我知道,父亲并没有放弃我。自始至终,父亲对我的态度都很平和,他从未训斥我一句。只是后面我听母亲提起,父亲在电话那头哭得厉害。

拿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是去往学校,我第一次体会到抬不起头的感觉......

过了无人问津的两年,到了高三,父母和舅舅和我的关怀变得格外密切。我知道,他们并没有因为我所处的环境而放弃对我的期望,反而经常鼓励我。而我也深知,不能再让大家失望,这一次没有退路。到了高考的时候,我很自信。考完之后的那天,我一夜没睡,回想这三年,我长舒一口气,终于结束了。

高考分数开始放榜,我和父亲正在上海的地铁上。我打开查分网站,输入自己的信息时,我的手抖得厉害,父亲在旁边看着我,没有说话。地铁到站后,父亲带我去了上海最高的那栋楼,俯瞰整个黄浦江,我第一次看到父亲脸上笑得那么轻松。

这天很平常,但对我意义非凡。我每天查快递,物流信息显示正在往学校派送。我拨通了快递员的电话,问他现在走到哪了。电话挂断后我立马骑着电动车往那边赶,天很燥热,但路上的风很甜。是的,我从半路中拦截了快递员。我掏出自己的身份证,他扫描了一下之后把一个文件递给了我,是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突然,天变的昏暗起来,下起了雨。回家的路上,我把录取通知书用胳膊夹着。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我没有打伞,反而我的胳膊夹得越来越紧,大大的雨点砸在我的脸上,我很享受。

晚上,我对父亲说,我也是大学生了。


作者:魏强胜,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本科在读,爱好摄影,摄影作品曾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

编发:亳州头条

《我与录取通知书的故事》网络征文邀您参与,详情点击链接查看:http://www.bozhou.cn/p/269886.html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