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在世的时候,喜欢在屋子里挂一些秋天里收获的辣椒和玉米。辣椒要那种火红的朝天椒,成棵地挂在窗棂上,玉米并不需要掰掉外面的皮和缨子,而是把多个玉米的皮编织起来,编成一捆捆挂在屋檐下或屋内的房梁附近。祖母说:“辣椒看起来热闹,玉米看起来贵气。”我的祖母没有多少文化,她用自己最直观的感受,表达着对果蔬本色的喜爱。
一次我去皖南,在皖南的山乡农家发现很多南瓜,被摆放在院子里的草棚下。草棚是用稻秆做的顶,金黄金黄,南瓜一只只垒起来,挤挤挨挨,滚圆的南瓜向人们传达着圆满的氛围。走近了,这样的草棚有草木秸秆的香,南瓜亦有甜丝丝的气息,实在是妙极。
在我的故乡皖北,夏日,人们喜欢在院子的东侧种一些紫苏或荆芥。早间,日头升起来,遍地的紫色与霞光映衬在一起,大有紫气东来的意趣。紫苏的叶子当然是紫色,荆芥的花亦是紫色,看起来是饱含生命力的。少年时,看邻居家院子的一角种着紫藤,又叫紫葛,春夏之交,紫藤蜿蜒而上,沿途丢下一串串紫,那紫,繁盛得紧,这样的紫葛花可以摘下来拌面蒸食,味道尤佳,把紫气三千,贯于一肠,也算是沾染了自然界的豪气吧。
今年暑期,因为疫情等原因推迟了两个月,总算开学了。在菜市场里遇见一对母女,女孩刚考上大学,母亲要做一顿好吃的给女儿饯行。母亲买了很多香菇,说是要回去做油炸香菇,女儿有些不解,问:“为什么要买这么多?”母亲解释说:“你就要离开我们单独‘起飞’了,在外面可不比家里,我要给你多做一些‘保护伞’。”母亲的话让人恍然大悟,那一朵朵香菇可不就像是一把把“伞”?
在皖北有一种婚俗,谁家娶亲,在给女方的彩礼中必不可少的是:红薯粉丝。一开始,我也不解,在我结婚的时候问过老辈人,他们的解释是:粉丝在我们这里又称“细粉”,送红薯粉丝的寓意是——细水(“水”与“粉”在吾乡读音相近)长流,长长久久。确实是好寓意,再平常不过的蔬食总会被人们赋予无边的喜气。
记得有一年腊月,下了很大的雪,集市老早就关了,没有买到窗花,祖母在窗棂上用红萝卜皮拼出了一个“福”字,那耀眼的红,至今跃动在我的脑海。
果蔬的喜气,是庸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却又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热爱生活的人总能不时发掘到果蔬身上的喜气,巧妙地传达给每一个靠近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