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的“雷锋”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周末的下午,去图书馆闲逛,看着书架边有个十一二岁的女孩正在认真细致地看书。我惊讶地发现,她看的竟是一本《雷锋的故事》。她的这本书页面有些发黄,纸张有些褶皱,看样子已经翻过了很多次。女孩特别认真,她一页页小心翻看着,一边还用手指比划着横线,似乎要用心记住书中的每一个细节。

我走过去,轻轻地问她:“你怎么看这个书啊,好像都看了很多次了,很好看吗?”

女孩点点头,悄悄告诉我:“是啊,叔叔。这是图书馆,我们不闲聊。”说着她用手指在嘴边竖起来,“嘘”了一声,示意我要安静下来。

我笑着点点头,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可能由于前一天晚上受凉,有些难受,于是便在座位上肆无忌惮地咳嗽起来。谁知那个女孩去角落里拿了一个纸杯,给我倒了一杯开水,还递过来几张纸巾,小声说:“叔叔,你喝点水润润喉,图书馆要保持安静。”

我对她表示感谢,喝了几口水,明显感觉好多了。于是,我也照着女孩的样子,拿了一本小说认真地看了起来。可能书中的故事情节特别吸引我注意,我被深深打动了,没有注意手边的那个纸杯子,不想一挥手的时候,不小心把纸杯打倒,水弄了一桌子,还哗啦啦地往地上淌去。

我惊得猛然站起来,还好我记住这是图书馆,不能做声,赶紧四处寻找纸巾。又是那位小女孩,拿着一盒纸巾跑到我的身边,把纸杯扶正放在桌上,又轻轻地擦着桌子。偶尔,她又蹲下来,在地上慢慢擦了起来。女孩做事和看书一样认真,我仿佛看到女孩在雷锋的故事熏陶下成长,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经过一番折腾,我再次静静地坐下来看书,直到傍晚时分,图书馆服务人员提醒就打烊了,于是我意犹未尽地放下书。不想这个时候外面下起了雨,雨水淅淅沥沥,让没带雨伞的我显得六神无主。

女孩正巧出来,看着我,问:“叔叔,你没带伞吧?”见我点头,于是她把自己的雨伞递给我,说,“你先拿着吧,到时候记得下次到图书馆来还给我。”

我十分感激地看着她,问:“小姑娘,那你呢,这么大的雨怎么回家啊?”

女孩看着天上的雨,说:“不要紧,我家近,很快就到家。”她把书包背在身上,把衣服的帽子往头上一套,一下子冲进了雨中。

我突然想起了什么,忙问:“小姑娘,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雷锋——”雨中传来了女孩的声音。

第二天下午,我还雨伞的时候,在图书馆门口见到了女孩。我问她:“你怎么这么喜欢帮助别人啊?”

女孩笑了,扬起手中的那本《雷锋的故事》,说:“是雷锋叔叔教导我们的呀,要无私地帮助别人。无论社会如何发展,雷锋的气息,永远是生活中的主旋律。”

我又看到小女孩在翻看《雷锋的故事》,书里面画了许多条条扛扛,圈圈点点,还有一些笔注。女孩的《雷锋的故事》,因为有了笔墨的痕迹,从而多了一种生命的气息和灵动。随着纸张翻动,一缕油墨馨香,扑面而来,我身上似乎也沾染了一缕雷锋的气息。我忽然感到,这种气息还是那么熟悉,自己小时候上学不也是阅读这本书走过来的吗?那种记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