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闲暇无事,看到新闻报道今年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瞬间,那幅手握钢枪、头戴棉帽、凝神端庄、英姿飒爽的画面浮现在眼前。“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的歌声仿佛就在昨天。作为70后的我们,雷锋的精神早已经深入骨髓里,流淌在血液里,记得有一年,我是班里的文艺委员,预备铃响过之后喊歌的神圣使命就非我莫属,《学习雷锋好榜样》是我们班每天必点歌曲,也不知当初哪来的精气神,经常把嗓子喊得声音沙哑,总觉得这样才能释放浑身的能量,才能抒发自己远大的情怀,才能鼓舞全班的同学向雷锋学习。
那时候个个学雷锋,全班学雷锋,全校学雷锋,全社会学雷锋,“学习雷锋,累死也值”的口头禅更是家喻户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我儿时偷偷记在日记里的一句座右铭,雷锋早已成了我生活中的偶像。
雷锋这两个字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雷锋精神成了“真善美”的象征。无论上至七八十岁的老者,或下到三五岁的孩童都在学习雷锋。
上课前要喊口号,上课时老师会专门讲雷锋叔叔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学校的墙上标语上写的、黑板报上刊登的、宣传栏里贴的、‘大喇叭’里广播的,全是关于学习雷锋的宣传内容。学校还要组织学生一起学习,让学生发言,或者写出学习体会。
几乎每天,学生们都早早到学校,抢着干活。放学后,有时候去帮村里的孤寡老人打扫院子,把他家里的水缸挑满水,然后再为他读上一段报纸,大家争着当不留姓名的无名英雄。
转眼我已步入中年,不止我们70后,听着雷锋的故事,唱着红歌,长大的一代又一代人,学雷锋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在此前的一些新闻报道中,如75岁坚持数十年在天安门广场上捡垃圾的刘玉珍老人,让我们看到了无私的坚守;发现大火时没有独自逃生,而是逐一拍开邻居房门的12岁小姑娘夏娟,让我们感受到了爱和希望……他们或许就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