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好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有人说,爱上一个人,可能会因此而爱上一座城。我想,爱上一座城,亦可因城中四季,城中美景,城中朝阳,城中雨露,城中方言,城中饮食。家乡亳州带给我的,便是如此感受。

行走在时光深处,变化的是年龄,不变的是对故乡的那份浓厚的眷恋。生于此,长于此。行走一生的脚步,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如水岁月,如水光阴,时光一直追赶,从岸的这边,赶到那条阡陌,一切似乎都在变,一切似乎又一如从前。每座城都有其独特的美好,亳州,也有亳州之春之晨之黄昏,以及微风拂面,深夜星光,美之种种。

春江水暖,冰雪融化以后,便会变成春天。布劳提根在《草坪的复仇》中写道:“他们说,在春天,一个年轻人的幻想会变成爱的念头。”似乎没有哪个季节,能比春天更让人心生欢喜。草长莺飞,柳烟成阵,丝绦拂堤,浪漫的格调总会被莫名地弥散开来。春风暖,吹绿了皖北大地,无论是含苞待放的,还是破土而出的;是缓慢舒展的,还是徐徐流淌的;是悄无声息的,还是莺歌燕舞的。家乡的春天,经过最后的料峭,杨柳新晴,杏花疏影,总让人酩酊其中。

三月的早春,看一群燕子,于老屋的檐下衔泥筑巢;道路旁,如烟的杨柳,冒出绿芽儿,报送春之讯息;树林里,鸟声几粒,互相争鸣,奏响春日交响。好雨知时节,一场春雨的到来,让春天的滋味更加浓郁,那细如牛毛的雨丝落在青瓦之上,落在地头田埂,湿湿凉凉,混杂着青草和泥土的芳香,让人心情大好。置身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美好春日,人间草木夹着情绪,肆意生长,在这样的氛围之中,仿佛连惆怅都是诗意的。

提及春天,总是要先去看花的。有花的生活,是蕴含智慧的,亦是和谐雅趣的。爱花,并非女子的专属,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雅士爱花如痴,是“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是“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白居易,是“清水出芙蓉”的李太白,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杨万里。一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杜鹃,还有那记忆深处的泡桐花、芍药花、洋槐花、油菜花,不胜枚举。每年的三四月份,家乡泡桐开花的日子,一团团,一簇簇,如紫色的梦,装饰着春天的小院,而到了春末,槐花缀满枝头的时候,天地间便是下了一场泛着香味的白雪,淡淡花香,装点出烈烈诗情。置身天地间,如梦如幻,氤氲着我的整个童年。

桃花红,杏花粉,菜花黄,杨柳绿,莺儿啼,纸鸢飞,好不热闹。汪曾祺说:“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万物复苏的时刻,携两三好友,走出家门,踏青赏景,是一桩美事;抑或一人漫步乡间羊肠小路,放空自我,轻嗅草木香,于春风中微醺,亦是悠然自得。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悠然炊烟,夕阳萤火,皆是人间滋味。

长大后,远离家乡,开始了客居他乡的漂泊生活。但每次只要回来,重新踏上这片土地之后,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乡音,熟悉的天空,熟悉的季节,总让人感到亲切而温暖。我知道,无论走了多远,家乡的河流,家乡的草木,家乡的美食,家乡的人,总有一样让我惦念。又是一年春好日,踏着明媚的春光,我又开始了无尽的奔跑……

人间四季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