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收获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喜欢读书,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了。从学生时代起,我就喜欢读书。可惜那时乡下书少,得到一本书就像过年似的。记得有一次从同学那里借到一本文康的《侠女十三妹》,次日要还,就在煤油灯整整看了一夜。天亮了,书看完了,人也没感觉到困倦。带着两鼻孔的油烟灰,去了学校。读书,收获了快乐。

特别是我读了一本《特殊的爱情》,作者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水平,刚开始在厂里出个墙报,后来不断地读书学习写作,居然写出了多部长篇巨著,而且大作不断,有部书还在电台连播了呢。这粒种子种到了我的心里,我也想长大当个作家。读书,收获了理想。

我因为偏科,高考失利。回到乡下,种田人再手不释卷,就成了笑话。父亲反对,可我不改初心。为了把读到的书发挥作用,我开始采写新闻报道,每天听到乡村喇叭里传来,据通讯员王文成报道的声音,心里不禁一阵激动。从此和新闻报道结下了不解之缘,得到了多家媒体的多次奖励。读书,收获了荣誉。

后来我有幸进入乡政府工作。一边工作,一边读书,能有三天不读书,见啥啥烦,心里总有点别扭。因为区乡招聘被辞,回村担任了村书记的职务。读书写作的爱好不改,又被市组织部招聘为聘任制干部。读书,再次得到了工作。

再后来,我到市里的外流站帮忙,全省的遣送工作会议在我们这召开,我参与了会务,写出的讲话稿等材料受到与会者的赞誉。没有大量的读书做支撑,哪有那么多的收获。读书,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自信。

因为喜欢读书藏书,积累了不少书籍。我不想让图书在家里睡大觉,就新添了不少图书,加上我平时的藏书,就在镇上开了一家书屋。既方便了他人读书,也方便了我自己读书。一位同样热爱读书的女郎走入我的视线,经过交流,有了很多的共同语言。最后我们走到了一起,读书,收获了爱情。

书读得多了,有些感想在胸中涌动,不吐不快。所见所闻所感涌入笔端,我的诗歌、散文、小小说、寓言、儿歌等体裁的作品在各类报刊和网络平台上奔走。我出了几本书,现为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读书,在文学写作上有了收获。

后来,书屋尽管不开了,但家庭的图书依然珍藏,在家里单列一间书屋,藏书可观。我的家庭获得了全省首届“书香之家”荣誉称号,也曾获得市级“书香阅读好家庭”的表彰。阅读给家庭带来了精神的愉悦,也给家庭带来了写作的爱好。我们一家四口把发表的诗文结集成册,合出了一本家庭合集。读书,给家庭带来了快乐,收获了更多的精神财富。

读书不是一时的兴起,而是终生的爱好和追求。和书籍相伴,获得的好处多多。读书藏书著文章,在我家真正嗅到了书香。活到老读到老,有书籍相伴,真好!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