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花开时,已是小满时节。地近城郊,零零星星的,有闲不住的老年人,在空地种些农作物,油菜、芝麻、红薯、黄瓜、大蒜、生菜、茼蒿、韭菜、豌豆、豆角等,不一而足,一畦又一畦的,高高低低,层次分明。虽然成不了景,但看上去,比绿色的塑料要悦目些。
一年四季,那些农作物,该拔节的拔节,该长个儿的长个儿,有生命的活力在。更何况,争奇斗艳的花儿不断,散发着不同质地的清香。其中,就有土豆花。此前,我没有见过成片的土豆地,不知是怎样的气势,更不知道,这看上去憨憨的土豆也会开花。那几株土豆,是插花般种在红薯中间的,最初很不起眼。但几场雨过后,黑油油的土豆苗就显出优势来,有亭亭玉立之势。
我看到土豆花开,是在晨练时。东方霞光一片,土豆花,乳白色,小小的,呈菱形,分五瓣儿,面向四周,背靠背地组成花团,次第开放,在花枝翘首挺立,带着晨露,像要赴一场约会。那模样,似水仙,若君子兰,但开得内敛,一簇一簇随风摇摆,没有出世脱俗的形态,没有浓郁芬芳的花香,只是那样一副素容,却自自然然,显得朴实可爱。
这不起眼的土豆花,不知怎么会讨得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欢心,甚至会把土豆花戴在头上。路易十六或则把一朵土豆花放进纽扣眼中,以至于把土豆植物挂在衣服上招摇过市,曾一度成为法国上流社会的一种时尚。
是因为爱情吗?据说,德国下萨克森州的青年男女热恋时,会送给对方一个土豆,因为“爱情和土豆一样宝贵”。人性是相同的,爱情无国界。尽管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声誉不佳,但路易十六或许是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王八绿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对得上眼。
土豆被誉为“被埋没的宝物”,可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在迟子建的《亲亲土豆》里,土豆变成憨态可爱的孩子们,洋溢着家人一般的温暖与美好。梵高,大概也是懂得土豆的。他在完成《吃土豆的人》之后,给弟弟提奥写信说:“我想强调,这些在灯下吃土豆的人,就是用他们这双伸向盘子的手挖掘土地的。因此,这幅作品描述的是体力劳动者,以及他们怎样老老实实地挣得自己的食物。”
与土豆具有同样品行的人,在任何环境里,也会坚强地活出朴实温和的光芒来。